王永謙快步跟上,語重心長“怎么說也是座皇城,從歷史角度而言,意義比風水遺址更為深遠,你沒必要再糾結。”
李定安嘆氣“我沒糾結,就隨便看看。”
“死心了”
“那倒沒有就算這里沒有大陣,不還有一處嗎我不信了,誰還能在陰山之北也建一座城”
王永謙直搖頭沒救了
一行人繼續往里走。
應李定安要求,三大殿內的沙土基本清空,又做了初步加筑,基本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
殿瓦早已不存,殿頂多處坍塌,梁、椽之類四處散落,但主體完好,殿墻依舊筆直。
進了中殿,李定安圍著最中間的柱子細細端祥。
底下是須彌座,兩米見方,直徑約一米的四方柱聳然而立。
四面都有星圖,合在一起,就是洛書
尚書伏犧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
易傳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這是河圖洛書最早的記載,儒家認為,從此起,古人從蒙昧狀態進入文明。
啥意思
意思這兩幅圖就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古人對地理、天象、宇宙、自然,乃至方向、時間、季節、農時的認知,甚至是文字起源,全部來源自于這里。
類似的說法,在尚書、論語、禮記、管子等等等等論著中記載了一大堆。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李定安至少知道,這兩幅圖是星相學、陰陽、術數以及玄學的源頭伏羲得河洛而化八卦,文王得八卦而治易經。
管你是搞天文星象、地理堪輿、還是營城造都,或是研究讖緯風水,甚至是算卦算命,理論依據全部來源于這里。
也不管你祖師是郭璞、楊益,還是賴布衣,學的是葬經、撼龍經還是青囊書,依據的是哪套理論,是陰陽、五行、六爻、八卦,對應的是哪一垣的天象,是紫微、少微、還是太微,統統囊括在這里面。
再借用尚書中的一句大禹治水,龜負洛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分九州
管你什么龍脈,這兩幅圖就是老祖宗
李定安盯著柱子,像石雕一樣,一動不動。
所以,哪還需要什么法器
整座王城都契合風水,再以河洛鎮之,每一座殿,每一道墻,都是法器
其他人面面相覷。
過了好久,王永謙捅了捅他“嗨嗨李定安”
“怎么了”
“別傻站著,掉下塊磚頭怎么辦”
哪有磚頭
頂上的腳手架布的像蜘蛛網,又罩了三層防護網,連顆米粒都漏不下來
李定安抬頭瞅了瞅,拍了拍手上的灰“回吧”
“啊前殿和后殿的柱子不看了”
“不看了。”
河圖為體,洛書為用這里是洛書,那另外兩幅肯定是河圖。
就只是三幅星圖,沒什么看頭
他轉身往外走,一行人魚貫而出。
王永謙松了口氣“放棄了”
放什么棄
這里以城為陣,不代表下一處還是以城為陣。
估計在境外,但萬一呢
怎么也要研究一下,找出大概位置。
“等程處長基本清理出內城區域再來,不過估計至少得十多二十天正好回家過年”
聽到這一句,方志杰和舒靜好都快哭出來了李老師,謝謝您,難為你意識里還有“過年”這個概念
他們還以為,春節得陪李定安在這吹西北風
當然不可能。
李定安只是犟,但不蠢他自個無所謂,總不能大過年的,讓這么多人全陪他在這兒吃沙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