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之前怎么沒發現”
“一是埋的太深,四米以下。二是地上遺存建筑太多,沒辦法探測也幸虧李老師鍥而不合,不然,真就錯過了”
老何和老馬眼瞪著眼四米以下
帝陵墓葬的深度才多少
撐到頭三米
“然后呢”
“然后李老師與呂院長就地探測,探明風水類法器文物五十五件,并組織發掘關鍵文物,出土國寶級共五件都非常非常有價值”
米順東一件一件的講,馬獻明的眼角不停的抽。
五十五件
比青龍山發掘的兩倍還多。
國寶級文物五件
好像只比這里多了一件,但這壓根不是數量多少的問題,而是這五件文物本身所代表的意義。
完顏阿骨打鑲金頭骨酒碗
搞清楚,這位是二十四朝之一的開國皇帝。
與之相比,什么金帶、兵符、遺命金牌、拄斧,全都是渣。
何況還有雕像、銅犁、國書、降表,乃至朝鐘
下意識的,馬獻明往山洞的方向看了看之前還沾沾自喜,甚至欣喜若狂。這會再看這地兒,突然就不香了
太祖之遺骸、議和之國書、亡國之降表
干了半輩子文博,竟然一樣都沒見過
感覺白活了
“何館,李定安不是一直都說,那座城就是陣,估計不會再有法器,但怎么突然間,就冒出來這么多”
何安邦瞪著眼睛你問我
兩人愣了好一會,又陡然一嘆。
哪有什么突然間
自奈曼起程開始,李定安就認定了絕對有第二座法陣。
包括清理完古城,沒有發現任何線索,他依舊固執己見肯定有,只是自己的方法不對,所以沒找到。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這家伙又開始犯倔了
最后,卻硬生生的被他給倔出了一座更大的遺址
四米以下
搞考古的都清楚這是什么概念如果不是李定安犯倔,這座法陣,這五十五件文物,以及五件國之重寶,只會永埋于地下
國之重器,還是五件
“不行,我得去一趟,親眼看看米書記,麻煩你給安排輛車”
“現在就走這么急”
何安邦點頭不急不行。
怎么算,李定安也是國博的人
古城是他發現的,對吧
地宮也是他發現的,沒問題吧
五件主要文物也是他主持發掘的,這也沒毛病吧
那國博當然要參與后續發掘及研究,而且要占據主導權。
什么,老呂你說我人手不夠
沒關系,哪怕國博只是掛個名,也必須排你們前面
這關系到好多人下一年的工資能不能漲一級,補貼能多發幾個月的問題,當然要爭
說走就走,何安邦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回房間胡亂收拾了幾件衣服。
馬獻明眼巴巴的跟在后面。
“你別急,等青龍山這邊捋順了交給老姚,你再過去放心,我待會就匯報,館長和書記肯定會答應的”
姓何的,又開始畫餅了是吧
就李定安那速度,就五件文物,夠他研究幾天
到那時候,湯可能都剩不下一口
“放心,他哪有那個時間別忘了,是他親口說的,遺址最少有三處”
“不是他不過年”
“要不怎么一身犟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