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漸露,日出東方。
荒漠涂染了一層霞光。
還有幾天就是驚蟄,但感覺氣溫并沒有回升多少。沙丘的陰面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呼幾口氣,眉眼見霜。
李定安甩動胳膊,大踏步進了餐廳,迎面撞上了高勝東和白如。
后面人還很多,全是元明系的研究生,看來是剛吃過,準備進艙。
李定安點點頭“應該能吧。”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何安邦和呂本之在內艙,好像在研究一份文件。
當然是級別越高越好。
呂本之突然明白,老何剛才為什么那么高興考古中國基本是穩了,區別只在于哪一年評定。
恍然間,他又努力回憶這句話是什么時候說的
是在滬上拍賣會,第一次見李定安,給他發了一套研一的學習紀要資料,還是他來報導,自己幫他辦飯卡、辦學生證、借書證的時候
只是微不足道的兩件事,僅僅過了一年,但好像過了半輩子那么久
一家人搬出了不足十平米的地下室,自己晉升了副教授,又成為課題組的負責人仍舊只是一年,自己達成了兩個半輩子都不敢奢望的成就
搞研究最怕打斷思路,所以他向來是餓了再吃,壓根就沒有什么“飯點”的說法。但餐廳總不能為他一個人服務,能有的吃就不錯了。
所以不得不說,馬獻明考慮的很周到。
白如帶隊進艙,高勝東又特意留了一下。
申報的時候也會這樣寫,等于研究方向設計與具體研究,都是由李定安負責。
更關鍵在于,李定安不至于到了科創局之后,幾月幾月不回來。
七個人不住點頭。
他是晉升了副教授,但全學院的人,從院長到學生都知道,他這副教授是怎么來的課題內容是李定安給的,論文方向也是李定安給的,甚至是投稿、發表、刊登,全都有李定安的影子。
能達到什么級別,要看最后的研究和學術成果,同時也關系到后期遺址保護和管理級別。
“就按這個報。”
老何正呲著笑。
何安邦揮揮手,看他進了內艙,提起筆,在“中國風水文化”后面加了三個字李定安。
“吃過了”
同學們忙笑了笑。
渾善古城與唐代長安大明宮之關系。
從唐末古城看渾善沙漠的變遷。
“我還能反悔”
機會來之不易,所以這次教研組如果研究不出足夠亮眼的成果,高勝東也就只能止步于副教授。
前艙密密麻麻站滿了人,林林總總上百號,馬獻明正在給各組分派任務。
李定安噎了一下。
燒麥也很不錯,李定安連吃了兩籠,又喝了兩碗湯。
稍想了想,他點點頭“先吃飯”
“哪有當你助理的收入高”
當然是頓頓冷飯。
難度很大,但也并非沒可能別看只是一座小破城,但對唐末五代時期的政治制度與國家治理、都城營造與建筑藝術、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以及地埋地質在歷史各時期的演化和變遷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更不要辜負李定安好不容易為你們爭取來的機會
李定安笑了笑“是你說的,師兄弟之間,客氣什么”
舒靜好看著他“讓你自己來,你一個月能不能吃上一頓熱飯”
李定安想了一下“反正遲早都得報,那就再加一條中國風水文化通遼奈曼青龍山風水遺址、錫盟渾善古城風水遺址發掘與研究”
“湯吧其實我自己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