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李定安要開會,呂本之和馬獻明也來旁聽。
會議室圍坐一圈,議論的熱火朝天,神情一個比一個振奮第三處遺址的大概范圍,找到了
李定安踏進會議室,聲音戛然而止。他輕輕一點頭,舒靜好打開大屏幕,又調出地圖。
起初比例很小,只顯示遼西、燕山北部、大興安嶺南部一帶。李定安滑了一下鼠標,在科爾泌沙地中部出現了一個圈,所以人都知道,這個圈代表的是青龍山遺址。
比例放大,坐標往西,可以看到京城、燕山全部、灤河、西遼河,以及錫林高原、渾善達克沙漠。
然后,李定安又在渾善沙漠北部畫了個圏。
自然而然,這個標記指的就是這里渾善古城。
比例再次放大,坐標再次往西,過了黃河、北套平原,又翻過陰山,李定安再次畫了一個圈。
這一次的圈更大,比之前兩個加起來還要大的大。
“嗡”
會議室里再次嘩然這三圈由小到大,難道不是代表著遺址的規模,文物的數量,以及考古價值,甚至是影響力
關鍵是李定安直接畫了個圏,說明這不是大概范圍,而是已經找到了準確坐標。
雖然圈依然不小,如果對比坐標,估計方圓在百公里以上。
但與前兩次,特別是第二次幾乎橫穿內蒙東部及整個錫林草原,東西一千多公里的范圍相比,這個范圍已經精準到不要太精準。
至少說明,不需要再像之前想像的李定安可能會把東西一千兩百多公里長,南北一百多公里寬的陰山翻個遍
剎時,不少人都松了都松了口氣,精神愈加振奮。
但突然間,段處長“咦”的一聲“這地方不對”
閆副廳轉過頭,神表稍有點怪“哪里不對”
你一警察,還能比專業搞考古研究的頂級專家見了都得喊聲老師的李定安更懂
不看何館長、呂院長都沒吱聲
“閆廳,我沒說遺址的坐標不對,而是這個地理位置陰山西北端,阿拉善高原東北部,巴丹吉林沙漠正北,蒙古南戈壁省南部”
段處長指著地圖,“關鍵是這個圈,大部分都在南戈壁省”
啥
剛才光顧著興奮,哪顧得上看那條細細的國境線在哪
所有人又睜大眼睛,細細一搜索,就跟凍住了一樣不是這怎么這樣
好大的一個圈,竟然就只有那么一點點,在國境線以南
霎時,十多位傻眼了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就像剛吃了一塊肉,又猛的被塞了一嘴屎,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不夸張,不止一位冒出了和何安邦類似的想法真就想撲到屏幕上,把那條線北邊那一坨抹掉
愣了好久,閆副廳囁動著嘴唇,忍了好半天李老師,你畫的這個圈,它到底準不準
就不能往南邊再挪挪,就挪那么一絲絲
沒錯,李老師你是說過,第三處遺址很可能在境外,而且不止一次,所以大都早有心理準備。
但問題是,現在一看,百分之八九十的可能真跑到了境外,心里怎么就那么不舒服呢
下意識的,所有人都轉過頭,直勾勾的看著李定安。
何安邦頓時就樂了你們看他有毛用
他還能把那條線往北挪一下還是怎么地
再說了,那個圈,在南邊不是還有一點嗎
雖然不多,可能還不足整個圈的面積的十分之一,但之前不都是抱著“萬一”的想法嗎等于李定安已經把萬一的概率縮小到了十分之一,你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