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贈儀式就放在學校的禮堂里。
人不少,有民政廳的領導,有邊防站的官兵,有派出所的民警,也有學校的老師,還有學生。
反正休息,待著也無聊,助理組自發來觀禮。
跟著李定安從后門進了禮堂,后排的學生好奇的看著他們。
“怎么還有學生”
“你看,前面那幾個那么小,頂多一二年級”
“學校也太過份了”
盡信書,不如無書史載吳三桂天生神力,使一柄五十斤重的大刀,沖鋒陷陣如砍瓜切菜。但發掘吳三桂陵墓之后才知道,他生前用過的大刀才十二斤。
幾個資料員下意識的閉上了嘴。
磨的锃亮,不過還好,刺尖比較鈍,刃也沒有開鋒
“意思是這條河還在”
偏偏,她們不知道哪里說錯了
恰好舒靜好拿著相機進了門,看幾個資料員臉色不對。
像是根棍,用紙卷著,小孩撕開紙,露出了個尖。
幾個資料員齊齊的搖頭。
熊孩兒字沒識幾個字,怎么鬼精鬼精的
“人小鬼大,操那么多心作業寫完了沒有你上學期期末考試第幾名”
“叫哥哥”
再說下載了也沒用電話手表都是統一管理,下午下課后才會讓他們戴一會兒,和爸爸媽媽通話
“別急,等我說完又三年后,太武帝過栗水今蒙古翁金河,南戈壁省境內,越燕然山杭愛山,大破柔然可汗庭哈拉和林,大檀柔然可汗忙焚穹廬,絕跡西遁。回師途中,太武帝于漠南斡水余波入流沙處,建比干城,積糧于城內,置兵戍而班師”
大漠行軍,必定循河而進,而史載,北魏屢征柔然,都是經黃河至大磧阿拉善高原以北荒漠,再沿栗水今翁金河,蒙古南戈壁省境內或斡水至燕然山,再揮軍北上。
李定安指指槍頭,“不好說是不是和比干城有關,至少說明,這兒離斡水不遠了。”
嘀嘀咕咕,但聲音不小,李定安轉過頭。
倒是有點像漢末南北朝時期,專供騎兵使用的三棱破甲槊。
斡水早被沙埋了,但問題不大,肯定就在這方圓百多公里之內,等風停了慢慢探,遲早能找到。
風比這里還大,蔬菜、糧食、飲用水只能從邊防站拉過去,七到八周才能輪換休息一次,才能回來看一眼孩子你們倒好,質疑學校為什么不讓孩子們回家讓他們回到家餓死嗎”
不外出拍攝,于徽音沒什么事,經常來這邊和孩子們互動,李定安也來過兩次,還帶著一群熊小孩上過一次體育課。
眼睛本來就大,這會兒睜的更大,小屁孩的眼珠子都快蹦出來了。
但至少是古董。
五個老師,從六年級到一年級只有二十多個學生,多少作業輔導不過來
還有明史記載盧象升的鑌鐵大刀膊獨骨,負殊力刀重一百三十六斤。但出土后,只有二十斤重。
都不能猜,這屁孩兒就是想抄作業。
“早被沙埋了,已無痕跡可循,不然我查那么多古地理資料干什么不過運氣好,冒出了這一支槍頭”
他瞪了舒靜好一眼,又回過頭“我和你小舒姐姐是同事”
小孩兒一聲驚呼“啥”
掂一掂,十五六斤綽綽有余,再結合古代馬槍至少長丈二以上好家伙這桿槍,不得五十斤往上。
舒靜好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不會說話就閉嘴呀,你還委屈上了
她嘆了口氣“知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
李定安瞇了瞇眼睛三年級的題,要什么作業幫
怪不得這小屁孩這么吃力
撕掉外面的紙,他才知道自個猜錯了,這玩意不是三棱刺,應是該古代兵器的槍頭。
“官僚主義”
又是一個爆栗,李定安冷笑“不沒收也行,告老師和告你爸,你選一個,或者兩個都選”
“怎么了”
李定安噎了一下,不知道怎么解釋。
“和遺址有關”
領導想讓李定安講話,但他覺得,沒什么可講的。
儀式結束,他又跟著老師和學生回了學校這邊。
所以,這大概率不是武器。
“過年的時候撿的我爸媽上班的磚房子那里。”
“刻哪,書桌上”
邊防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