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上面有內府藏鑒,有米芾鈐印,如果上拍賣會,要是下了億,李定安敢把頭割下來當球踢。
哪怕只剩半幅,哪怕是殘品中的殘品
但另外的半張呢
他左右一掃,又從腳邊撿起來一張。
好像對不上
董源的畫是熟絹,這一張卻是生絹。
尺寸也不對,這一張的寬度要稍窄一點,但要完整的多,兩邊的軸還在,也沒有撕扯的痕跡。
再仔細看,不是畫,全是字,字還挺多,少些也有一百五六十個。
李定安默默的念了一下青松勁挺姿,凌霄恥屈盤。種種出枝葉,牽聯上松端
這詩好像沒聽過,但這字卻極具特色和風格。
一時認不出來,不過沒關系,下面有印,還有跋。
再一瞅,眼睛頓時瞪圓米姓翰墨。
旁邊有題記元祐戊辰九月廿三日,溪堂米黻記。
這這是米芾的蜀素帖
絹是四川織造的白色生絹,宋名蜀素,帖名由此而來。
又被后人稱之為“中華第一帖”,“天下第八行書”。
問題是,臺北故博物館有一幅,幾乎一模一樣,世間公認,真跡無疑。
那這一幅又是從哪來的
重點不是這個,而是旁邊的那一行跋示及數詩,皆超然奇逸,筆跡稱是,置之懷袖,不能釋手。異日為寶,今未爾者,特以公在爾,呵呵,呵呵
旁邊還有一方印眉陽蘇軾。
李定安不知道該說點什么你還會呵呵
這下好了,我也得呵呵
米芾的蜀素帖,蘇軾的呵呵詩,出現在同一幅作品上
真見了鬼了
要說是假的,扯什么淡
唏不對
好像這兩句“呵呵”,本來就是蘇軾寫給米芾的,夸他詩作的好,字也寫得好。
后人有無數猜測,但一直無法考證蘇軾夸的是米芾的哪一幅作品。好了,現在破案了
問題又來了這一幅是真跡,臺北那一幅呢
更或是,米芾寫了兩幅
李定安沒見過臺北博物館的那一幅,更不知道真假,但他至少知道,那上面可沒有蘇軾的印,以及“呵呵。”
稀世之珍。
有多貴
東山墅,被稱為京城第一毫宅,一套別墅動輒兩三億,夠貴吧
就這幅字,換十套輕輕松松。
但在這兒,真就像抹布一樣,隨地亂扔。
他小心翼翼的吹掉了上面的灰,又輕輕的鋪到了地上,甚至卷都不敢卷
于徽音眼都直了。
她再是不懂,也知道董源、米黻,以及蘇軾。
特別是哪句“呵呵”,學文科的,讀漢語言的誰不知道
這個詞,以及所代表的含義,就是蘇軾老人家發明的
“董源的畫,米芾的字李定安,為什么會在這里”
“至元十四年忽必烈中期,楊璉真伽任江淮釋教都總統,后兼河南釋教都總統十年間,他奉宰相桑哥之命,盜掘中原、江南一帶的宋陵
兩宋帝陵被他盜了個遍,還包括宗室、大臣、富商之墓,具體挖了多少墓,他自個可能都數不過來其中就有包拯、寇準、趙普、揚延昭、狄青等人的陵墓所以,只要屬于兩宋時期,不論什么樣的文物出現在這里,都不奇怪”
他甚至懷疑,董源、蘇軾和米芾的墓都被這賊和尚給掘了
嘆了口氣,李定安蹲下來,一件挨著一件,把散落在地上的字畫和卷軸撿了起來。
蔡襄的四賢一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