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宋了,可能民國都不到。
當然,權英也很清楚,民國的東西跑不到元代的遺址里,所以大概率,還是自己的眼力不夠。
“那色澤怎么這么亮,油光怎么這么飄”
“李定安推測,這件東西應該是靖康之變的時候,金兵從東京皇宮搜出來之后,帶到了金大都元滅金之后,又落到了楊璉真伽的手里,然后被帶到了這里
等于從前到后,從來沒有入過土,所以沒有土銹和玉泌,又放了差不多八百年,無人把玩,無人擦拭,自然就不可能有包漿、油光人體油脂和汗水形成”
好像有點道理
“既便是宋代的玉器也就那樣吧”
但看李定安,感覺像是天都要塌下來一樣
“這不是普通的玉器”陳靜姝格外鄭重,“這是宋代玉斧”
“你剛說了,我知道啊”
“書白讀了宋揮玉斧”
“就改了一個字,能有什么區別”
“還有燭光斧影”
“你說什么”
“燭光斧影”
權英像是被攥住的脖子的雞,聲音戛然而止。
陳靜姝,你開什么玩笑
宋揮玉斧燭光斧影
如果是真的,這東西已不僅僅是大宋皇權的象征,而是絕無僅有,世間惟一
原因很簡單自有皇帝這種稱呼起,中原一統的王朝只有九個,而意外暴斃,死因撲朔迷離的開國皇帝有幾個
就只有趙匡胤。
當然,只是野史傳聞,沒辦法考證,但有“燭光斧影”這個成語就夠了。
如果上拍
權英一個激靈“不可能”
“李定安說的”
她登時愣住,蠕動著嘴唇。想說點什么,腦海中卻一片空白。
她可以懷疑李定安的人品,罵他人渣、敗類都絕無問題。但要說讓她質疑一下李定安的眼光
還是洗洗睡吧
嗯,不對
“你哪來的膽子”
權英終于明白,天不怕地不怕的李定安,為什么會那么緊張,那么害怕
因為這件東西既便擺在故宮,更或是國博,也是獨一無二的鎮館之寶。如果本地的相關部門知道這東西的性質,還帶出去
牢底都得坐穿
“放心”陳靜姝搖搖頭,“既便我不帶,李定安也會帶回去”
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李定安是誰
中方考察團領隊,誰會閑的沒事干,一件挨一件的去檢查他的行李,一件一件的去過機器
關鍵的是,這東西還這么新,怎么看都像是工藝品,又沒入過土,就蒙古國的那些機器,哪個能過的出來
但換成私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太多,萬一哪個海關起疑,覺得這件東西有問題怎么辦
根本經不起查
“為什么不讓李定安自己帶回去”
之前或許有可能,但現在
陳靜姝搖搖頭。
“你瘋了”
陳靜姝嘆了口氣“還有更瘋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