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號稱是新加坡最大的收藏家,雖然沒有像楊先生那樣捐捐捐,但新世紀初大陸藝術品市場剛剛興起的時候,陳氏的許多藏品都是委托保力、嘉德、瀚海、朵云軒等公司在國內拍賣。
關系當然是有的,所以只需要一個電話,他就能了解到基本的信息。
二十來歲的頂尖專家,憑一本圖冊,幾張照片,就能干垮一座省會城市沈陽的古玩市場
像是科幻片,但他不止從一個渠道了解到,這就是事實。
這樣的專家不趕快結交一下,還等什么
可惜張世波,多好的機會
轉念間,陳家生起身走向角落,但沒走兩步,身后傳來一陣驚呼。
他轉過身臺上,一樽流彩四溢,栩栩如生的佛像被推了上來。
哪還有空結交什么專家
陳家生坐了回去“陳叔,麻煩看仔細點”
“三少你放心”
底下一陣騷動,又像剛才一般,一窩蜂的涌上了臺。
唐佳麗紅唇半張,眼中流露中迷醉的色采。
遼三彩,十八羅漢
辛苦奔波近兩月,終于見到了真容,不虛此行
角落里,李定安暗暗一嘆戲肉來了。
前面所有的文物,甚至故意讓權英占那么大便宜,難道不是為了給這件東西做鋪墊
這叫什么
請君入甕。
看李定安站了起來,權英狐疑的瞪著他“你干什么”
“看一看”
不是看過了嗎
陡然間,權英的心臟跳了一下東西有問題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與她和陳靜姝無緣。
原因很簡單,就一個字貴。
既便打折打到腳腕子,估計也是“十億”起步
圍著佛相的人太多,李定安就沒有往上湊,只是遠遠的看。
先看胎和釉胎質溫潤,白中透一點若有若無的黃,形似米色。畫法嫻熟,不見任何胎淚釉汁流痕,施釉極薄,隱見胎色。
這是典型的唐至五代定州窯和磁州窯的特征,但正因為如此,才說明仿的像
遼史肖阿古只傳天贊初耶律阿保機第二個年號,與王郁略地燕、趙,破磁窯鎮
器型更不用說自有瓷像起,各朝各代再沒有比遼三彩羅漢還要逼真,還要立體的人物瓷。
再看色新而不干,亮而不油,表層的玻璃質卻又帶著明顯的老化跡像。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擺了上千年的樣子
反正只憑眼力,真就看不出做舊的痕跡。
但要說他沒辦法鑒定,那不可能。
一是泥契丹地處北方,瓷土都帶黃沙,施釉又薄,所以山洞里的那些羅漢表面都有細微凸起的砂粒。
這一樽卻沒有。
這并非原料不對瓷土還是黃沙瓷土,或是用的遼代黃沙胎的瓷片粉碎后的瓷土,只因用的是機器,粉的過于碎,過于細,所以釉面上沒有沙粒。
為了彌補這一點,高仿的時候,造假者在塑好的泥胎表面又灑了一層沙。但灑的過于均勻,過于分散,與原瓷的區別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