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江朝歡目光望去,只見羅姑正拽著堯叟的腳將他拖到一棵樹底,又將外衫用兩手撐著為堯叟遮雨。
只是雨勢越來越急,豆大的雨滴裹挾勁風撲到面上,砸得張不開眼。那外衫也轉瞬濕透,凝結的雨珠滴滴答答落在堯叟身上,他的一身灰衣亦濕成了黑色。
羅姑焦急地左顧右盼,四下卻無可擋雨之處,雷聲轟轟,又沒有停下之象。轉而看向江朝歡兩人,掙扎半晌,終于走過來,道“我帶你們去一個避雨之處,只是需得你們縛住雙手,罩住眼睛,你們能答應嗎”
顧襄心里本就有氣,正要開口拒卻,江朝歡卻搶先答道“那便如此。”
他觀這兩人久居潮生崖底,自然不可能風餐露宿,日日夜夜睡在這荒郊野外,肯定還是有一方安席之地。
可羅姑寧可今晚與堯叟將就宿在林間,也不愿被他二人知道那處所在,還是突然天降大雨,才不得不帶兩人去躲避,可見那處必有古怪,當下自然答應了。
羅姑也不多話,負了堯叟向北面走去,顧襄也扶了江朝歡起來,緩緩跟在后面。
這片松林并不很大,不過一刻便走到了盡頭,只見面前出現了一塊巨大的石壁,足有十幾人合抱的尺寸。石壁凝白如玉脂,上面光華可鑒,被雨水沖刷的更是清明透亮。走近一看,石壁向上傾斜,倒影出幾人的影子。
原來這里正是羅姑與堯叟平日拆招演練之處,只是每逢十五月色最亮,兩人的身影映在石壁上,又折射到對面崖壁,崖壁亦是光滑可鑒。兩人招法絕妙,身姿卓絕,又兼之倒影虛幻,月色朦朧,崖上之人見了,卻以為是仙人下凡,漸漸有了潮生崖壁仙人舞的傳說。
江朝歡與顧襄并非武州人士,也并沒有聽說過這一傳言,卻也覺得這石壁巧奪天工,不知是人力打造還是天然生成。
顧襄覺得有趣,伸手撫上石壁,正要問一問這來由,卻見羅姑放下了堯叟,從石壁后面摸出一串東西走過來。她所拿的是兩副鐐銬,上面銹跡斑斑,卻也能依稀看出本來精銅之色。
知道自己打不過她,也不需掙扎,江,顧兩人乖乖戴上了手銬,只覺分外沉重。羅姑又撕下袖角,緊緊蒙在兩人眼睛上,眼前頓時一片黑暗,只聽羅姑嘶啞著嗓子嚴聲告誡“你們跟著我走,不要試圖偷看,否則,我也顧不得解藥,必先殺了你們。”
顧襄正欲還嘴,感覺手上被什么東西一戳,反手握住,方知是一根棍子,羅姑握著另一端。這邊重新負上堯叟,顧襄便扶江朝歡牽著那根棍子而走。
不知走了多久,七拐八拐,前面終于停下了腳步。顧襄這才驚覺頭上已不再有雨滴拍打,想必是到了避雨之處。
顧襄向旁一動,腳邊好像踩到了什么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