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朝以科舉取士,惟以掄才取士為治國之本,今朕聞科舉舞弊,學子遭難,后致滅門慘禍,牽連朝堂,物議沸騰。此等情弊,事關國本,若不徹查,何以彰朝廷綱紀、慰寒士之心?”
“著派永安王蕭楚河為欽差,匯通大理寺、都察院查查此事,所到之處,如朕親臨。”
“務得實情,勿枉勿縱!若查有實據,主考官立斬不赦,同考官絞監候,賄買舉子革職流徙;其家產抄沒,妻孥入官,以儆效尤。”
“倘有敷衍塞責、包庇回護者,與舞弊者同罪!”
“限七日內具奏,不得延誤,布告天下,咸使聞知。欽此。”
雪落山莊,蕭瑟剛剛坐下,水還未燒開,后腳宮里便來了傳旨的人。
與以往不同,這一次傳旨的有兩人。
掌香大監——瑾仙,掌冊大監——瑾玉,兩人再度見到蕭楚河,神色都非常的復雜。
特別是掌冊大監瑾玉,他本來就是一個讀書人,甚至還參加過科舉考試,如今蕭楚河所做之事,替北離萬千讀書人伸張正義,主持公道。
與蕭崇相比,這個尚俠義的少年,對于這件事兒沒有忍氣吞聲,沒有視若無睹,沒有說什么以大局為重,而是一查到底。
之前明德帝下旨讓蕭楚河閉門思過,這件事兒他恰好知道緣由,他相信就算是那位名叫諸葛靖軒的讀書人沒有動手,那董祝一系人馬也絕對不會幸免于難,因為還有一個人并未放棄。
“感謝殿下為天下讀書人發聲,這科舉的天如今終于......晴了。”
對于這位掌冊大監,蕭瑟打交道并不多,見對方如此,他下意識看向瑾仙。
“殿下,我們當年外出歷練,瑾玉化身為一名書生,說起來這科舉考試他也去過,只是當時沒有上榜,后來還是回宮后才知曉科舉的內幕,對于此事,他一直耿耿于懷,殿下此番行動,算是為瑾玉解開了心結。”
蕭瑟聞言,輕輕擺了擺手。
“大監無須客氣,是非對錯,總該有一個說法,這件事兒本就是朝廷的過失,不該讓那些學子承擔的。”
瑾玉輕嘆一聲。
“殿下慈悲。”
蕭瑟看向瑾仙,這聲慈悲讓他有些錯愕。
“對于天下萬千學子來說,殿下所行之舉,卻如菩薩救世,讀書人走的是儒家之道,心底求的是公平,這也是諸葛靖軒留言的根本所在。”
“慈悲并不是佛陀專屬,殿下此次行動,還需防小人,外面坊間已有流言蜚語不斷,言殿下剛正不阿,愿為天下學子主持公道者有之,但也有心懷叵測之輩在傳皇上昏庸,合該退位讓賢者也有,此事殿下還需早作打算。”
聽到此話,蕭瑟臉色一變。
之前那些不過是他用來堵悠悠朝臣之口,但后面的那幾句可就是誅心之言了。
“多謝大監提點。”
“話已帶到,我們兩個就先回去復命了。”
瑾仙和瑾玉朝蕭瑟拱了拱,轉身離去。
隨后,蕭瑟轉而問道:“姬雪呢?那邊是什么情況??”
“姬雪剛才不知是收到了什么情報,已經離開了,剛才問的時候她也沒說。”
葉若依眉頭一簇,方才她見姬雪神色大變,心知便出事兒了,但姬雪對于事情又閉口不言,一時間她也無法猜測,不過就當下的情況來看,方才姬雪收到的情況應該就是關于此事的。
“對了,師傅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