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搞了一點漿糊,把獎狀貼在了客廳墻上。
閻夏“”
不知道為什么,莫名有點羞恥,又莫名有點驕傲。
不過這小情緒都終結在要殺豬了的激動中,雖然分不了多少,但這可是新鮮的肉呢
這一整天,大隊都喜氣洋洋,晚上更是四處飄香,秋收時的疲憊一掃而空。
不過在這之后,還有一件更大的事大隊要去交糧了。
按理來說,這種事情跟閻夏是沒有什么關系的,都是大隊里的干部去,輪不到他們這些知青。
但是誰讓平潭大隊有點不一樣呢,他們有段暨這個真正的知識青年,搞出了個試驗田來。
試驗田的里糧食,秋收的時候也是早早收了起來,甚至是公社派專門的人來收的,沒讓外人插手。
這些東西也不是收上去就完事了的,試驗試驗嘛,它最后總得試出一個結論來。
所以后續段暨還是要參與的,他要去縣里開會。
而這件事之所以跟閻夏有關系,是因為之前跟段暨搭檔的那個知青家里有事請假回去了,現在差一個會議記錄的人。
這種工作也不是隨便找個認字的人就可以干的,還得有一定的文憑和語言組織能力才行。
譚康順在找人的時候,翻了翻知青的資料。
這一翻不得了,新來的這五個知青里面居然有四個都是高中畢業,他以前都沒注意到,這三位閻知青和蘇知青竟然全是。
鄉下能讀到高中的人鳳毛麟角,一個大隊里能有一兩個就不錯了,有的大隊甚至一個高中畢業生都沒有。
城里教育資源倒是好,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上高中的,好些都考不上呢。
高中畢業又是積極分子,譚康順覺得這小閻知青真真兒是很不錯,他也問過段暨知青了,段暨知青對人印象也挺好的。
一番考量下來,就有了現在這一幕。
閻夏給大隊長倒了杯水“去縣里開會去幾天呀”
譚康順“估摸一兩天吧,當天肯定是回不來的。”
縣里遠呢,還得去公社坐公共汽車才能去。
閻夏看了看家里其余三人。
蘇文茵挑了挑眉“去唄,不用上工還有工分拿,不是挺好”
譚康順“”
當著他這個大隊長的面,就這么說是不是不太好
而且這蘇知青之前干活的時候不是挺積極的呀,手磨破皮了還在干。
不過譚康順這個表情的停頓也就一瞬間,他當了這么多年的老農民哪里不知道,要不是迫不得已,誰天生愿意干活啊,只是不干活就沒飯吃罷了。
話已經禿嚕出去了的蘇文茵無所謂地笑了笑。
閻夏也就是象征性地征求了一下家里人的意見,其實他個人是傾向去的,就像他娘說的,工分正常算,還能去縣里逛逛。
而且開個會而已,怎么看都是個輕松活,起碼比下地輕松很多,綜合考慮下來,怎么看都很劃算,所以閻夏答應了。
譚康順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人定下來,說了出發的時間后就走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
閻夏穿上了洗干凈的白襯衣,拿上了本子鋼筆,帶了一套換洗衣服就跟著段暨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