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歡呼起來,馬上有人叫道“噢,你們這么大聲,想讓全營的人都知道嗎”于是大家的聲量馬上低下來。
說這話的是隊將梁贊,二十五歲的“老兵”,小軍官里最年長的一個,他有著豐富的從軍經驗,帶隊和戰斗都不含糊,論功勞已經不小,但由于不是孟家人,無法做到軍使的級別。
當然,他追隨孟之祥,要是孟之祥升官了,或許會有他的好處。
除了給出的東西外,孟之祥是打了埋伏的,一些金銀他自個兒收著,不會一下子全拿出來。
倒也不是說他貪財,而是他多了心思,當然現在的心思也不會很長遠,走著瞧唄。
大家寒喧幾句后,這回孟之祥不用說了,由孟之璋鸚鵡學舌般把他的經歷說過一遍,部下們敬佩不已。
他們說出來的話,翻來覆去地就是“不錯”“好啊”“好在有岳王爺保佑”
說不出什么有水平的話,很容易就識別出他們沒受過什么教育。
當時的文盲多得可怕,軍隊也不例外,在祟文抑武的風尚下,宋朝不重視武將的文化,許多軍班、軍功出身者,可以目不識丁,如岳飛努力學習文化,尊敬和親近文士,宋高宗卻猜忌甚深,視其為野心家。
“得感謝孟家啊”孟之祥暗忖道,他的前身得到孟宗政爺爺的賞識,被叫去參加孟家家塾學習文化知識、學習武藝,并且孟珙也注重文教事業,精通易經。
說了一會話,孟之璋叫道“說得肚子餓了,開飯去”
很快孟之祥就見識到那個年代的戰地伙食,不錯,吃的是大米飯
中國軍隊常吃小米,唐宋以來,大米漸漸增多,現在孟之祥與部下們吃的正是香噴噴的大米飯。
現在的補給還行,如果補給上不來,就是雜糧飯了。
副食則是醬料和腌菜,有一些新鮮的,孟之祥都不知名的野菜供應,他們也一直吃開的,好在不是蘑菇,否則孟之祥要拒絕進食,他可是知道野生蘑菇中大把大把是有毒的。
除此之外,每人還分到了幾塊自釀的腌肉,而孟之祥和孟之璋則一人有一只燒雞
打的或者捉到的野雞,用醬料簡單地腌了一下,燒出來后香味誘人。
孟之祥猛醒,前身之所以長這么大,是當騎兵帶來的好處
步兵被管制得嚴嚴的,騎兵則要出去飲馬馬喝得多,運水到營不方便、喂馬就食于野外,還要蹓馬,行動時去打打野味,叉幾條魚,真不是件事。
前身是騎兵,射箭也特別準,通過打野味改善伙食,在他長身體的時候有充足的營養。
話說回來,他要不是姓孟,只怕也不能過得這么地愜意。
在那個年代,大頭兵想吃上肉,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這么著,孟之祥頭一回與部下們吃了一頓飯,稍事休息,他找來軍官們進一步了解情況,正在說著時,他接到命令,叫他與孟之璋兩人帶上雙锏以及繳獲的兵器去中軍參加夜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