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滿天的時候,史嵩之在他位于襄陽城外、漢江岸邊的別業舉行了一個小型私人宴會,招待孟珙、史志超和孟之祥,主人是史嵩之,陪客則有他的幕府蘇先生與心腹家將梁必大。
蘇先生一副文士模樣,三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期,看上去頗為精明強干,他話不多,。
梁必大則是身材雄壯,雙臂充滿了力道,弓馬嫻熟,他掛有京湖制置司的職司,實際上是史嵩之的家將。
史嵩之這樣的人物,自然不會完全依靠孟珙,除孟珙之外,他還支持和扶持了數支軍隊,只不過孟珙的忠順軍最為出色而已。
史嵩之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進士,調光化軍司戶參軍,后任襄陽戶曹,歷任襄陽通判、知襄陽府和京湖制置使,在襄陽經營已逾十年。
他建起了門前漢水流淌的私宅,叫做“明秀園”,宅第非常大,山水相依,綠植花卉遍地,內建一座座亭臺樓閣和屋舍樓房,非常雅致,顯示出朝廷進士、封疆大吏的不凡造詣。
他親切地對孟之祥道“老夫此處有書房,藏書萬冊可以一讀,還有演武堂和箭場,卻無多少人來,白白浪費了,長纓你以后來襄陽,就到這里住下,別住館舍花冤枉錢,順便讀書習武,可以進益”
“長纓謝過伯父,早晚請教,伯父不嫌小侄咶躁就好”孟之祥恭敬地道。
“不妨事,不妨事,地方大,你就是在這里跑馬都吵不到老夫讀書呵呵呵”史嵩之叮囑道“一定要來哈”
“是”孟之祥應到。
旁邊的史志超鼓起一副牛眼看著孟之祥,心忖我這個親生侄兒也沒見自家伯父這么地客氣,平時見面不是喝來就是罵去的,孟之祥的待遇讓史志超深陷凌亂中,究竟誰才是嫡親的侄子
在明秀園內的“望江亭”擺了兩席,亭內一席是史嵩之與孟珙,亭外一席則是史志超、孟之祥、蘇先生與梁必大四人。
這望江亭地勢高,可觀滔滔漢水流過,景致大美,在此進食,則胃口上佳。
孟之祥看菜式非常硬朗,正是羊肉宴,史府的大廚十分高明,一羊多吃,做了個全羊宴,菜式包括了藥材羊肉湯、鐵鍋羊肉、炒羊排、蔥爆羊肉、菠菜炒羊肝、燉羊腩、芥菜羊肉丸子,最后是羊粥。
不僅如此,到來送菜、左右服侍的都是府里的青春靚女,聲嬌音媚,更添食欲。
景美、人美、菜式豐盛,史志超、孟之祥、蘇先生、梁必大四人胃口大開,大吃特吃,放開肚皮來吃,吃個飽
看到他們吃得開心,主人史嵩之十分欣慰,對孟珙道“吃飯有戰斗力,打仗更有戰斗力,來,璞玉,你的手下不錯的,我敬你一杯”
這回可不是大碗喝酒,而是酒杯文雅飲酒。
酒過三巡,史嵩之說起正事,問孟珙道“我們消滅了武天錫,武仙部隊折損一半,雖然遭受重挫,但他們還停留在光化軍境內,你的部隊損失不小,需要修整,且為之奈何”
“明公,金軍乏糧,必走呂堰一線,明公已經在此經營多時,可將其攔住,待敵疲弱之后,忠順軍即行出動,保證武仙來得去不得”孟珙胸有成竹地道。
現在是私宴,兩人關系親密,史嵩之稱呼孟珙的字,而孟珙則稱其為“明公”是對上位者的尊稱,表明他與史嵩之是同一陣營的上下屬關系。
“可有把握”史嵩之追問道。
“確無問題”孟珙斬釘截鐵地道。
“很好”史嵩之高興地道。
這餐吃到賓主盡歡,離開時,史嵩之還給孟之祥送了份禮物,乃是建康著名的三越書塾出的孫子兵法精制版,鼓勵他多多研究兵法,努力打勝仗,孟之祥唯唯。
史嵩之讓蘇先生去送孟珙、史志超和孟之祥出園,然后蘇先生回來稟道“明公,他們離開了”
“來,伯德蘇先生的字,一起坐坐”史嵩之招呼蘇先生進亭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