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孟之祥的權力很大,基本上他報軍官名單給統制劉全都不會被駁,然并卵,沒軍官,沒人負責任,一張白紙,問題是,很快就會收到出動的命令了
他懷著萬一的希望問副指揮使董越道“上級會派軍官給我們嗎”
董越苦笑道“稟孟指使指揮使的簡稱,不會的,有經驗的軍官到處都在搶,我們下手太慢了”
因為第五營的指揮使位置一直乏人,等孟之祥上任時,能夠調來的軍官早被人搶光光了。
“好吧,我明白了”孟之祥對到會的道“諸位,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把軍官給弄出來,方法就是比試”
“明天各都分散開來,組織比試,分別是舉重、跑步和跳遠,還有擲木槍,按排名算分,選擇出好的來試用一個月有特殊特長比如習過武的、練過箭的,打過拳的,或者自認為有本事的則額外加測,唔,識字的也要列出來”
接下來就是眾軍官七嘴八舌地問起如何組織比試,聽說要記錄數據,有人說本都沒幾個識字的,希望孟之祥弄來幾個識字的人來幫忙記錄,說話的那個都頭,本身就是個大老粗。
不僅是他,其他都頭和副都頭也有不識字,或者識字很少的,話都說不直,交流很困難。
好不容易才安排下去,待他們走后,孟之祥覺得心累,感覺比殺都尉還要辛苦。
殺都尉是你努力就行了,可是訓練士兵,光你努力還不行
他默默地替前身感謝孟宗政爺爺,是他把前身認為孟家子孫,納入孟家人才培養序列中,讓其健康成長,讀書識字,習拳練武,學習騎射,這培養的大恩大德,現任孟之祥才有騰飛的基礎。
不說什么,整個軍營里文盲率高達九成五,左右不分,你說東西時,那些頭腦伶俐的聽一遍即懂,頭腦不好使的說三遍都不一定懂,頭痛啊
宋代經濟發達,識字的人不少,但軍營里多是農家子弟,他們是不需要識字的,農民不需要象今天那樣使用化肥、配農藥和使用無人機。
他們只需要會用鋤頭和用鐮刀,會擔糞就ok了,對于很多農民來說,他們一生都不會離開家,有的一生沒去過縣城,頂多去過附近一二十里的鄉鎮,那么,他們需要識字干什么呢
有這么多錢去請先生,不如攢錢買塊水澆地不好么
更何況,那年代是繁體字,民智未開,識字的難度極大
見孟之祥用手搓揉腦門,周盛笑道“恭喜指使,這些都是好兵啊”
“好兵”孟之祥奇道。
“我看過他們,他們是經過挑選出來的,身體普遍結實,只有結實的身體,才能經受得住訓練,繼而有戰斗的體力。”周盛夸獎士兵道。
“他們什么都不懂,聽話好管理,帶兵的都喜歡帶這種兵”周盛解釋說了他以前當教頭時,那些頭腦簡單的家伙最好教,你只要教他們簡單的拳術,讓他們反反復復地練,威力自然就會出來了。
“那些頭腦靈活的,練幾下就覺得自己會了,不踏實,不聽指揮,眼睛亂瞅師娘和師妹”周盛搖頭道。
“帶兵,就是要帶這樣的兵,你才不傷頭腦”周盛肯定地道。
“是的,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優點,要懂得揚長避短”孟之祥明白過來,提振了斗志,決心帶好第五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