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之祥向來給人的印象是謙謙君子,哪知這回沖著打架而去,打不成,他還挺遺憾的樣子。
史志超卻不明白孟之祥出頭是立志做惡霸,把自家名聲變成蠻橫強硬,沒想到對方見機得快,不能打架,無法讓他揚名立萬。
掮客周先生說道“朱掌柜,這位是孟七郎和史大郎”
朱掌柜是位中年漢子,看上去頗為精明強干,他熱情地道“歡迎兩位客人的到來,小店不幸,讓兩位見笑了”
“好,好”孟之祥點頭道,正與朱掌柜寒暄著,旁邊的曹少爺突然插言道“可是忠順軍的孟七郎和史大郎”
“正是”孟之祥也不瞞他,曹少爺一下子就激動起來“真是難得的機會,居然能夠遇到兩位大英雄,小生曹自強,家父曹文鏞是江陵府兵馬都監,見過兩位將軍,真是三生有幸啊英雄,請收下我的膝蓋”
哦,原來是官宦之子,這架肯定打不起來了。
江陵府兵馬都監曹文鏞之前在打武仙時統兵出戰,孟之祥與史志超與他有一面之緣。
見大伙兒都成了熟人,知道了他們身份后,朱掌柜干脆請了孟之祥、史志超和曹自強一起進內堂述茶,周先生作為掮客,也有資格一起來,而那兩個地痞劉六郎和張三郎,哪有資格上桌,只能呆在店外了
“飛鴻”是前店后坊,中間有個談生意的客廳,廳里有箭靶,后面則是工場,據朱掌柜說他們在城外還有一個倉庫和一個更大的工場,難怪生意做得不小。
一開始朱掌柜讓徒弟拿出了自家的得意之作來給三位客人看,“飛鴻”店主打弓箭,出產三類弓,一類是二石以上的硬弓,品牌名為“飛鴻”,飛鴻指的是能高飛的雁、鴻鵠等大鳥,以飛鴻取名,表示弓能遠射;二類是“飛電”弓,1石以下的輕弓,這種弓力雖輕,但射速快,“飛電”弓能夠承受長時間的速射;第三類是“青鸞”弓,弓和較輕,用在少年、女子與學宮學子的習箭中。
“飛鴻”店出產的弓種類多,比如“飛鴻”硬弓就分一石半、二石、二石半、三石、三石半等,十幾把弓一起呈上來,甚至還有一把五石弓,弦粗如小兒手臂,這是鎮店之寶
孟之祥手里抓的就是三石半弓,被他用力拉圓時,整個客廳里氣氛緊張,其他人都有一種心驚膽戰的感覺,甚至不用出箭,弓弦空放,激發空氣也能隔空傷人。
空放對弓是不好的行為,孟之祥懂得玩弓,小心地控制力道,讓弓弦復原,甩甩手,贊嘆道“名不虛傳啊”
而史志超試過了一把三石弓,則對一把一石飛電弓愛不釋手,覺得給他原本的弓要好上一些。
曹自強兩人試弓,心中慚愧,他雖是將門子弟,只能拉開一石半弓,勉強拉開二石弓,他也是從小被父親監督習武,現有廂軍指揮使的軍職,但比起面前的兩位郎官那是差得遠了。
試過了弓,又看箭,朱掌柜讓他們看精制箭,孟之祥看到是根根細直,規格一致,簡直有如機器制造出來的一樣,令人驚嘆
就手試箭,孟之祥取過一把一石飛電弓,取過五枝精制箭,對準距離十米的靶子連放五箭,達到了三秒一箭的射速,五支箭全部擠在了靶心上。
“好箭法”旁人齊贊道。
“好箭”孟之祥則道。
朱掌柜說他店里有五位師傅專門制精制箭,賣的價錢可達一枝箭二百五十文
果然是利潤豐厚,為什么要搞到賣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