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孟之祥的眼光,王堅望向孟之祥,兩人互相點了一下頭。
王堅字永固,鄧州今河南鄧州人,公元1219年,宋寧宗在位期間,金人又南侵,南宋猛將孟宗政,招募唐、鄧、蔡三州壯士約莫2萬多人,組成赫赫有名的忠順軍,王堅就在其中。
現在的王堅還只是一個指揮使,才三十出頭,但表現出處事穩定的風格,也有相當的戰斗力。
不過孟之祥只是想想,畢竟他現在也是一個指揮使而已,沒什么本事招募人家。
孟珙制定好計劃,即時準備好了鋤頭、鏟子、十字鎬和籮筐以及小推車等工具,第二天即由民工去開工。
這些工具是隨軍攜帶而來的,民工們干活時非常地勤奮,甚至冒著金人發射的箭矢去干活,出現死傷也不在乎。
他們是地方官府找來服夫役的,即雜役,人員來自自耕農、半自耕農與佃戶,服役期間,官府發給一定的錢物,并負責口糧。
比以前朝代先進了,以前朝代服夫役人員要自備口糧,也沒有錢的,南宋不愧是商業發達,收稅多的朝代呀。
民夫沉重鐵器鑿擊柴潭堤壩的悶響傳來,正如陳天保所講的,堤壩很堅固,重重一鎬,只是一個小坑。
即使在一些認為比較松軟的地段,也進展不順利。
加上頭頂不時有金軍的箭矢飛來,哪怕宋軍對南城墻進行壓制,也造成民工的傷亡。
但民工們積極地干活,用力地鋤地,加快速度地干活。
他們已經了解到蒙古的簽軍、民夫的可怕遭遇,嚇壞了他們,對比現在他們的待遇,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他們希望自家的軍隊打贏這場戰爭,嚇住蒙古人,不要讓他們繼續進攻。
正如孟珙預料到的,在平行于城墻的柴潭外側堤壩南岸很難破壞,但柴潭左右兩側即東岸與西岸的堤壩的土質很松軟,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挖出了兩條大溝通往汝河的大溝來。
城內金軍又驚又怒,見城墻放箭不能阻止南宋民夫干活,再也坐不住了,守御主將烏古論鎬斷了一臂不能上陣,那么副將是總帥元志出馬,率千人出城,兵分兩路,試圖阻止宋人掘溝。
這次孟珙沒慣著金狗,他派出了孟之祥守左翼,史志超守右翼去對抗金軍。
金軍當面,孟之祥率領的第五營步兵高吼一聲“殺”
他們全員披甲,就那么地將長槍捅向金軍,對于金軍的刀槍不管不理,只顧著向前猛刺。
而史志超率領的是馬軍,一開始就以沖鋒的姿勢向著金軍猛撲而去。
在宋軍后陣高地上,站立著監軍陳貴誼和蒙古使節兔花忒,兩人盯著正與金軍殺成一團的宋軍,都清楚了這支宋軍敢戰,無所畏懼
陳貴誼想的是“要是我大宋每一支部隊都如此善戰,則大宋不懼蒙古矣”
兔花忒則想到了如果大宋每一支部隊都如此善戰,想要攻打大宋,真是要從長計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