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過十萬人馬,人吃馬嚼的,日耗糧秣數量巨大,必須趕快撤退。
他們各營撤退,掉頭向北,這場戰爭真正結束了
宋軍人人歡顏,慶幸自己能夠在戰爭中生存下來,獲得大功
軍中文書的帳蓬非常熱鬧,大家都得趕快在功勞簿上落實自己的功勞,不敢掉以輕心,這關系到班師回營之后的升官發財的獎勵。
這次功勞之大,官家應該給予重賞了吧
宋人是高興的,蒙古人也很高興,但對于那些殘余的金人來說,則陷入了無盡的悲哀當中,正月過后,大金國連同它的皇帝、將帥、官僚機構和軍隊,都成為了歷史,
有記載說,正月十日,也就是蔡州陷落的那一天,“日大赤,無光,京索間,雨血十余里”。
上一年,金哀宗的御用術士武亢預言道“明年正月十三日,城下無一人一騎矣”
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十三日,蔡州城陷落后的第三天,蒙古、南宋的兩支大軍,部隊全部撤離蔡州,一南一北,分道揚鑣。
蔡州城下,還真的沒有一人一騎了
無論是宋軍還是蒙古軍,都沒有派兵留守,這是一座殘城,也是一座血城,留下不吉,占之無用。
蒙古漢軍的張柔專程求見孟珙,再次謝過他的救命之恩,此時此刻,眾目睽睽之下,也無多言,兩人就那么地在蔡州的東北角處摘下頭盔,握手,舉起馬鞭道別。
“后會有期保重”張柔道。
“后會有期保重”孟珙道。
兩人說話,似帶深意,張柔一鞭打馬,喊了聲“駕”馬匹就此往北。
孟珙淡淡一笑,也帶馬離開,向南。
他的前方,是大隊向南的宋軍,敲著得勝鼓,唱著勝利歌,洋洋得意。
不過很快就停嘴了,趕快給自己蒙上面巾,否則路上灰塵吃個夠夠。
行軍打仗,其實不是充滿詩意嘀
上午時分,臨安城,余杭門前人頭涌涌。
這余杭門又名“北關”是通往北面浙西和蘇、湖、常、秀各州,直到江、淮諸道,旁邊還有天宗水門和余杭水門,水陸俱通,因此商賈云集,往來人員如鯽,非常繁華,人聲吵雜。
從湖州通往余杭門的驛道上,三騎成品字形,占據大道中間飛馳著,一騎老遠就暴喝“閃開,閃開”
這可是帝都,路上碰到一個人,很可能是二品官他爹,或者是三品官的少爺,實在很少見這樣囂張的陣仗。
當中一人背上插著三面紅旗,每面上都寫這一個字,連起來就是急急急
那人一邊奔走,一邊大喊“捷報,捷報朝廷伐金大軍大勝,攻破蔡州,殺偽金兩帝,滅其國祀捷報”
無數的百姓和路人駐足觀看,消息如飛一般地,甚至比露布飛捷還要快地,傳遍全城
在勝利的捷報進了臨安之后的一個時辰后,又有三騎急腳遞飛快而出,原路返回,他們心急火燎地要追回一個差使團,避免朝廷的笑話發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