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參與軍務人員,比如鄭清之,在他任內發生了這樣的大事,自然有功,該當賞賜,這次就蔭其一子為官。
更不用說史蒿之,忠順軍是他麾下部隊,伐金時靠他送糧和物資,后勤供應上他的功勞殊大,因此得了個“開國子”的爵位。
打了勝仗,大家都有功勞,乾廷樞密院、禁軍三衙、兵部等,地方上的京湖制置司和各州縣的官員們,參與的都有份分潤功勞,就算現在升不了官,先記下來,以后也有機會升官。
于是沾到邊的人人歡喜,連后宮也都歡喜,當晚的宋理宗高興得很,連幸三個妃嬪,連出三發,居然全部命中。
待她們肚子顯懷之后一查,就是那天中的獎,之后官家再沒有這么好本事了。
有人歡喜就有人愁,那些被捉到臨安的金朝戰俘,受到審訊后,要他們投降,如偽金罪臣權左副都點檢完顏斜烈被關在牢中,一天來了一個大宋官員,仔細一看,是原金朝鄧州總管伊喇瑗,他自稱是歸正人劉介,力勸完顏斜烈投降。
劉介對完顏斜烈說“千古艱難唯一死,你死了不要緊,可你家的祭祀沒了”
最終,金朝皇親完顏斜烈歸降,被南宋朝廷封為馬軍都指揮使職官,正五品、金州刺史遙領、從五品、開國縣男的官職。
也有人不肯投降,如金國漢族官員張天綱被南宋俘虜,而南宋則搞出個臨安審判,打算讓張天綱配合他們現場歸正,演一出聲討金國的戲,彰顯南宋正統。
結果沒想到張天綱完全不配合,當臨安知府薛瓊審問張天綱說“你一個漢人,在金朝當官,現在金國滅亡,你有何面目為人”
張天綱反唇相譏說“我生于金國,仕于金國,則忠于金國。國家的興亡哪個年代都有,我金國之亡,皇帝自殺殉國,比汝二帝何如
薛瓊面紅耳赤,大聲叱曰“拉下去打”
宋理宗聽聞后想收服張天綱,以為自己的面子,把張天綱押到御前問道“張天綱你真不怕死嗎”
張天綱說“大丈夫怕死就是不忠臣節,我何畏之有,請立即殺我,使我得全臣節。”
宋理宗壯其言,意欲收服為己用,讓張天綱書寫供狀,命其在供狀中把金國皇帝寫為“虜主”。
張天綱說“要殺便殺,還寫什么供狀”
他寫的回憶錄式的自述,其中對金國皇帝一直稱為“故主”,讀者均對張天綱的氣節深為尊重。
表現了視死如歸的大無畏氣概,南宋朝廷無法讓張天綱屈服,只得他長期監禁起來,后不知所蹤。
金朝皇親完顏斜烈投降,而金朝里的漢大臣張天綱卻誓死不投降,足見忠義
不僅如此,金哀宗雖駑,卻是君王死社稷,抵抗到底,至死方休,表現遠遠好過貪生怕死的宋徽宗和宋欽宗,金朝的滅亡,亡得轟轟烈烈。
后來,理宗皇帝也沒有多拿“亡金國寶”出來展示,就怕人們拿他的老祖宗來與金哀宗對比,那太丟臉了
無論如何,打勝仗絕對是大好事,臨安城和各城池皆有慶典,宋理宗宣布大赦天下,萬民歡騰
第二卷完,請看第三卷“京華春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