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侍衛親軍步軍司公事沈千里做得堂官,坐在了公堂上,修養很到家,對孟之祥的到來表示歡迎“孟統制,歡迎你的到來”
“下官一定聽從沈公事的吩咐,聽從陶干事干辦公事,這個干事的位置可不低啊的吩咐與同袍們同舟共濟。”孟之祥連忙道。
“陛下親點你參入本司,陳參政特為你而整頓軍務,鬧的動靜可不小,希望你不要辜負陛下的厚望,要管好本軍,分國分憂”沈千里說起官樣話來。
“陛下圣恩,臣粉身碎骨也難以相報,陳參政的要求,我必定辦到,忠于陛下,勤于職守。”以下省略一百字孟之祥趕快表示向皇帝表示忠心,絕不辜負皇帝的期望,說了一大堆的好話。
“陶干事,你也不說兩句”沈千里對坐一旁的陶文龍道。
陶文龍皮笑肉不笑地道“歡迎孟統制的到來,希望陶統制多多立功,我們也可分潤一下”
一眼就看出這瘦柴與俺不對板,不過孟之祥也不想得罪他,也就與他客氣一句道“請陶干事多多指教”
“好吧,大家都來與孟統制打聲招呼吧”沈千里說道。
往時新官上任,區區一個統制官,根本就不會這么地多人來看,更不會大家一起來招呼。
但孟之祥實在太特別了,所以各個統制官都來與他打招呼了。
好個孟之祥,記憶力驚人,居然能夠把他們的官職與名字都記下來,一一對上號,讓諸人發現后,微吃一驚。
九個統制官都來齊了,竟有五個是二三十歲,最年輕的是孟之祥,都很年輕,有的統制官,看上去很象白斬雞啊。
這讓孟之祥心中暗笑,心忖哪里都有白斬雞,好在自己不是
他聽到雄武軍統制馬建仁和前軍統制張健竊竊私語,張健道“這小子出來不帶兵器”
“你看他手里的一個袋子,應該就是兵器”馬建仁道。
倒是有點眼光,孟之祥不過看多馬建仁一眼,他就看回來了。
“好了,今天是孟統制的大日子,本官也不多說什么,黃點檢”沈千里招呼道。
“下官在”官職為“點檢醫藥飯食”的黃家勝應到,雖然他也是軍人,但一眼看上去更象文官,聽他的官職名很可能就是后勤官員。
沈千里就安排黃家勝代表上官去送孟之祥到軍營上任,本來更好的人選是陶文龍,但陳參政這次對左軍動手,調走官員,觸動了陶文龍的利益,他對孟之祥有好感才怪,只能派黃家勝去了。
所以說,孟之祥一到任,就得罪了本軍的副手,好在現在不是戰時,否則陶文龍帶兵出戰,指揮的部隊序列中有左軍,那就夠小孟喝一壺了。
沒有多說什么,孟之祥由黃家勝陪同,帶上一批人,前往臨安南門外的侍衛步軍行司左軍軍營里上任。
按制,殿前司負責皇城保衛,侍衛步軍行司則負責外城保衛,
軍營離城門不遠,遠觀軍營還是可以的,營寨扎得有章法,旗幟飄揚,井井有條,營門站崗兵也是站直。
進入了營里,看到士兵們已經排好了隊,他們預先接到通知,二千五百人排出了五個方陣,他們身材結實,排隊倒也整齊。
孟之祥一看士兵們的精氣神,就得感謝陳貴誼參政,那些新兵看上去都有點蠢的樣子,就是好兵
到達后直上軍中高臺,所謂高臺,也不過是個兩米的臺而已。
本軍的軍官們都上前來見過上官,正如陳參政所言,軍官有不少的缺額,等著孟之祥來提拔。
京城禁軍官兵,待遇好,往往遇缺必補,想要缺額實在困難,陳參政把軍官們都調走了不少,也不補上,他得罪的人多,但他是參政,位高權重,別人惹不起他,孟之祥可就讓人恨上了。
他只有練好兵,出成績,才不怕別人說他,不怕別人在背后搞小動作。
也是朝廷的明謀,逼著孟之祥使出真本領。
沒說的,把本事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