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孟珙能大用楊懷遠,而其他宋將則未必了。
“此人用得好,絕對是一員猛將,將來你要好好待他,能幫你大忙將心比心,不要犯其他宋官的失誤咳”孟珙仰望星空,長嘆一聲。
哪怕是以身許國,對官家絕無二心的孟珙都覺得很無語
楊家“梨花槍”何等的厲害,孟珙打過后深有體會,然而朝廷不敢用且不算,還調動了珍貴的力量去對付他們,作無謂的消耗
孟珙的消息非常靈通,據他所知,楊妙真能打,她老公李全也槍法出眾,江湖人稱“李鐵槍”,夫妻倆雙槍合壁,非常厲害。
打個比方,就象孟之祥和老董兩張硬弓輪射,誰見誰都得逃。
當時李全和楊妙真夫妻倆得宋朝資助,組織的義軍實力強大,打得金軍節節敗退,宋廷反倒擔心起來了。
首先朝廷以徐晞稷為淮東制置使,牽制楊妙真,可徐晞稷心懷壯志,以收復被金人奪去的失地為目標,對楊妙真的義軍多加扶植,以懷柔政策來對待義軍,朝廷大為不滿,以懦弱無能為由,將他免去,以劉琸為淮東制置使對付義軍。
楊妙真這時正處在困難時期,她的丈夫帶領紅襖軍的精銳進入金人的統治區,開疆拓土,把金軍打得無可奈何,但遇到新興的蒙古軍,被圍困在青州。而劉琸為了對付楊妙真除了親率大軍鎮壓外,還有一條更毒的計謀,就是所謂“以敵制敵。”
當時在山東一帶的義軍除楊妙真外,還有夏全領導的一支力量頗大,夏全是一個功名利祿之心頗重的人,劉琸成功地說服了他一起對付留守楚州淮安的楊妙真。
人家為國效力,在前線對付金軍和蒙古軍,不但不幫助人家,還拆人家的臺,謀害人家,使得淮河前線失去堤防,是為不仁不義不智,劉琸枉讀圣賢書。
沒想到楊妙真在萬難時刻,成功策反夏全,與他合兵一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發制人,進攻劉琸。劉琸正在制置使署,猝不及防,居然連向他的部隊發布命令都來不及。
劉琸的軍隊倉惶與義軍接戰,沒有統一的指揮,陣腳大亂,全面潰敗,劉琸連夜縋城而出,逃往揚州求救,遭到人們的恥笑,丟臉至極,是為無用
之后,身懷絕技的巾幗英雄楊妙真在南宋君臣的懷疑與刻薄以及歹毒中看清了他們的真面目,最終無奈投奔蒙古人而去。
蒙古人也不是什么好鳥,但人家是真小人,好過宋朝的偽君子。
需要歸正人的時候就是座上賓,不需要的時候就動刀兵。
這樣逼得歸正人再反叛事件,并不少見
實際上,朝中早有大臣甚至是史蒿之讓孟珙退出忠順軍,則朝廷三大禁軍都任他選職,任何一個管軍的州鈐轄給他挑,去那些地方,至少不會象在忠順軍這樣受氣。
可是孟珙舍不得丟棄他爹的心血忠順軍正是孟宗政搞起來的,更不想讓鄧、唐、蔡三州的好漢們被人背刺,流血又流淚,他孟珙要為國盡忠,不負好漢們,要講義氣,很難辦吶
哪怕再艱難,這條路也要走下去。
唉
孟珙看看身邊的孟之祥,心忖道“小七,希望你將來會走出一條新路來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