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無憂打量著孟之祥,細細地詢問孟之祥的具體情況。
事無不可對人言,孟之祥將他懂事后的經歷一一說明,包括他是歸正人出身,被孟氏收為養子,得習文武之道,之后參軍,打仗立功,蒙朝廷不棄,現任步軍司“準備差遣”,40級的武經郎,吉州團練使。
這明顯是職事官高而職銜低,但對于他這樣十八歲的小子,已經是傲視同輩了。
余無憂問孟之祥可曾進學,學過,粗讀了四書五經。
余無憂并沒有刻意為難,僅要孟之祥略舉心得體會。
孟之祥精神起來,即時說道“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得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又有“雖千萬人,吾往矣”
還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熟悉吧,是中國人都知道的名言,正來自四書五經中的孟子,孟之祥的孟氏倒不致于無恥地將自己家族與孟子掛上鉤以后他當皇帝倒是可以的,他說他對孟子特別感興趣,覺得很符合自己,自己也努力學習,身體力行,孟子的教導正是他打仗時不畏艱險,力爭勝利的力量源泉。
十八歲的男青年,英姿勃發,皮膚有點黑,青春活力十足,為增加個人成熟感,他留了兩撇小胡子,露出靦腆的笑容,坐在椅子上長手長腳,發達的肌肉顯示出澎湃的力量。
他侃侃而談,一些話題雖然顯示出他不謙虛,大言不慚,但作為弒過皇帝的軍中大將,氣質已非一般人可比。
余無憂面帶微笑,連連點頭。
而孟琛在旁悠閑地喝茶,一點都不擔憂,他知道他這個侄子有當機立斷之能,根本不用他提點。
孟之祥示意老董向余無憂奉上他的讀書札記,里面用隸書寫下他的讀書心得,書跡剛勁有力,整整齊齊。
肯定不如讀書才子的水平,年輕人中算得上是中規中矩。
又問“可有作品”
孟之祥說他在詩詞方面無甚作品,但有練兵小略,這是奉圣命所寫的練兵小結,將他練兵的心得體會寫出來,正在步軍司實行。
也把練兵小略奉上,余無憂拿過來,略翻了翻,問了一下練兵的情況。
余無憂繼續問道“聽聞你在深山野林中參拜過岳武穆廟,蒙他點化,贈你雙神锏”
孟之祥的標準答案是“確實在深山野林中參拜過岳武穆廟,得到雙锏,用它們砸s了偽金皇帝。”
“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樣的答案,余無憂很是滿意。
要是孟之祥當著他這個儒生的面說真的被岳武穆點化,得到雙神锏,那就不可信了。
岳武穆這么看得起你,雙神锏神在哪里
說是不能公開說,但可以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尤其是雙锏砸s了偽金皇帝,更有神奇之跡。
在他們交流時,花廳通往內間的垂簾晃動,顯然有人偷窺,孟之祥所在位置正好被垂簾后的人看著正著,也不知道是誰。
談了都有一段時間了,余無憂一聲告罪,請兩位貴客稍坐,他去去就回。
言訖,就帶著兩本資料掀簾子進里間了。
孟琛和孟之祥在花廳閑坐著,這花廳開著窗,可以內外望得見,正好一人在外面經過,他看到了孟之祥坐得四平八穩的,頓時圓睜雙眼,怒氣沖沖地闖進來喝道“我家的干凈地方,怎么能讓你這等腌臜貨上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