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廷外早就是胡床胡凳擺好,大家坐著吃飯,舒舒服服,這里是時光倒流,跪坐吃飯如秦漢時期。
每每吃完飯,總有的官員坐得腳麻了,爬不起來,得叫別人或tj攙扶。
皇家吃飯一定很好吃嗎
宮宴不像吃中餐,更像吃西餐,吃完舊菜,再上新菜,吃完這一道,再來下一道,不是呼啦一下全端上來。
但熱菜少,冷食多,這里是皇宮內院,做飯菜不方便,加上防止中毒的檢查,有時為了照顧老臣子,烹制好的食物要切割,拆骨去刺的,耽擱了時間,送上來的飯菜經常是冷冷的,比如一些肉食,送上來時油脂都凝結了,品質自然是大打折扣。
這樣的飯菜吃得多了,連胃都在抗議。
與其吃這里的一頓飯,孟之祥寧愿給自己下一碗熱氣騰騰的肉臊子面來吃
跪坐的姿勢不舒服,再加上還要遵守很多規矩,以至于一些官員只要聽說皇帝賜宴就頭疼,總想請假不去。但是官家最煩自己請客的時候有人不去,下旨曰“臣僚有托故請假不赴宴者,御史臺糾奏”,臣子要是編謊話請假,被人檢舉揭發出來是要受處分的。
孟之祥得他人提醒,從來沒有缺過一次宴會,也不敢稍越雷池一步。
宮宴絕非小事,包含了兩大政治制度。
在宮宴中包括宴飲簪花和失儀彈劾,這兩項也能稱為制度。
宴飲簪花是官家賜花、臣僚簪花,從唐代基礎繼承發展過來的,所有宴席活動中皇帝最熱衷它,官員最期盼它,氣氛最熱烈,是一項禮儀環節。
簪花,最早是戴在漢族婦人頭上,用作頭飾,增加一種生機活潑的生命氣息,宋廷專門規定好,皇帝賜花百官,以羅花最尊,欒枝次之,絹花再次。依次是宰執以上官羅花,卿監以上官欒枝,將校以下官絹花。人人有份大家別搶包括宮女太監侍衛。
羅花紅、黃、銀紅三色,欒枝雜色,絹花紅、銀紅二色。正是一片花的海洋。
宴飲簪花具有等級分明和地位鮮明的特點,賜花規格與官員品秩緊密聯系在一起。
官員地位高低的不同,簪花的類別、色澤和數量及執行簪花禮儀的人員都不同,有著嚴格的區別待遇。
比如對于右丞相鄭清之,給他簪上的是羅花,由官家身邊的tj總管來為他戴上,孟之祥這樣的小角色戴的是絹花,由小tj為他戴上,不值一提。
失儀彈劾制度是讓眾多官員在宴會中如履薄冰、不能肆意放飛自己,御史、宣徽使等監察人員,閤門等監察機構,緊緊盯著宴會前后人員的行為,有不當之處就會記錄下參他一本。
主要針對的是無故請假、踰越座次、醉酒失態、言笑喧嘩、擅行私禮等不雅失禮行為,輕則免俸祿,重則罷官歸鄉。這樣做是規范官員的言行舉止,提高他們的禮儀素質,
經常參與這樣的宴席,就能體會到朝廷的威嚴了,你想想啊,喝酒誤事,喝多了有可能打架,醉駕。
而在宮宴上,即使你喝醉了,也得遵守朝廷禮儀,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了你對朝廷的敬畏之心。
這點是孟之祥日后醒悟過來的,心忖朝廷的套路真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