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啟水跪在地上,向曾祖母稟道“老祖宗,孟差遣因為家業漸大,家里中饋無人,家仆互不服氣,吵鬧不休,都讓鄰居給聽到了他一個大男人,一個將軍,哪有時間管理家務。事實上,他每天早起去點卯,晚上才回來,然后他就要進行夜練,就是晚間鍛煉身體,習武練箭,根本沒時間管家務,家仆也無人管制,家業也無人幫襯,這些事情漸漸傳開的話,會說我家小妹不懂事,有礙她的名聲”
“雖然如此,但你既然偏幫孟差遣,日后你小妹有什么事情,你得站你小妹這邊”余朱氏嚴厲地道。
“是,是,是如有事情,包在我身上”余啟水點頭如搗蒜,心忖著孟之祥的飯不好吃下去,得讓他加錢才行。
余朱氏則滿意地點了點頭,她深愛著余十一娘,為她計之長遠,避免日后孟家侍妾先入為主,欺負正室。
封建社會的家庭里雖說正室為大,但須知“尾大不掉”,一旦侍妾成了氣候,羽翼豐滿,正室也很難辦
好比宋朝的君在上,臣在下,但有的大臣就敢抗旨不遵,而官家無可奈何,余朱氏很清楚這些事情,她不能不多慮。
于是余啟水找著了孟之祥,說起余家老祖宗的顧慮來,要孟之祥應允將來不得讓余十一娘受了委屈,否則,他只好與孟之祥拼命
“行行行”孟之祥滿口子答應道“我不是這樣的人,你放心好了”
“我挨了我曾祖母的一頓訓斥,不能白挨了,你得補償我”余啟水提出道。
“沒問題,眉樓加多三餐”孟之祥爽快地道,這也是他為人作風的一個好的方面,賞罰分明,不賴賬。
“三餐哪行啊,至少十餐”余啟水獅子大張口道。
“頂多就是三餐,地主家也無多余糧啊”孟之祥與之爭執。
兩人口水四濺,最終達成了加多五餐的協議,每個月至少請一餐,十五個月完成。
余啟水滿意而去,孟之祥也很高興,這下好了,納妾沒問題了
孟之祥知道納妾不象娶妻這么麻煩,古代納妾有規定一要父母同意;二要大老婆同意;三要履行儀式舉辦婚禮。
先向小老婆家送少量財物,既“納妾之資”。然后,一頂青衣轎裝著小老婆,從側門或者角門進屋,不拜天地,父母小妾沒資格拜,只向大老婆磕頭,進茶。
父母這一關,是沒有問題的,孟家早就鼓勵大家早早開枝散葉,孟之祥只需要事后報備即可。
最重要的是正室必須點頭同意,余十一娘既然同意,那就ok了
再有履行儀式,更不成問題了。
于是,他就運作起來,他先派人去請了劉珊妤之父劉介前來眉樓小酌一杯,大家直接面談。
兩人見面,也都有一種不勝唏噓感
孟之祥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孟之祥了,年少得志,登上高位。
而劉介是虎落平陽被人欺,還得靠孟之祥去幫襯
就在昨天,戶部的一個官員親自到訪劉家,對劉家過去受到的委屈致歉,并連補了半年的銅錢給劉介,并說明是殿前司“干辦公事”的趙貴祿,以及步軍司“準備差遣”孟之祥的面子。
罷了,孟之祥有所求,珊兒也愿意,就成全他們吧
劉珊妤是劉介的漢妾所生,劉介并沒薄待她,將她放在了正室的名下,是為嫡女。
現在呢,劉珊妤歸還她母親的名下,是為庶出,這樣才可以做妾。
否則劉介一個朝廷的觀察使的嫡女做妾,傳出去會被彈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