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之祥接過,飲了。
飲了此茶,表明他原諒了余啟迪,不再追究。
“好”余啟水拍掌道“都是一家人,從此不要再鬧矛盾,不要生分了”
這頓飯吃得尷尬,余啟迪只是被迫低頭,而孟之祥則根本看不起他,但畢竟雙方是姻親,無法下狠手而已。
吃過這頓飯,之前臨安府通判殷慶偉要滿春院宋媽媽寫過狀紙三日后再來臨安府告狀,結果,過了時日,宋媽媽沒來告狀,事情就此了結。
世間沒有不透風的墻,余家二府的人都知道了十一娘夫婿的力量,哪怕他們對于孟之祥有什么看法,都只能見面后客氣三分,維持了明面上的禮貌。
余十一娘在家中的日子好過了一些,她更是內心堅強,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在家習武射箭,讀書學習,努力奮發,充實的日子過得飛快,只待十五歲及笄,她好嫁人。
余十一娘的表姐牛氏則沒有余啟迪幸運,余啟迪上有余天任鎮壓著,余啟水都不得不幫助余啟迪,下有臨安府通判殷慶偉經驗豐富,了解情況后指導余啟迪解厄。
而牛氏惹怒了孟之祥,招致孟之祥指使臨安府內角頭老大劉掌事出手。
清晨時光,牛氏丈夫的染坊“恒永色”商行一開門,伙計就驚呼起來“好臭好臭”
仔細一看,昨夜染著的紗布缸里,不知被誰投擲了一堆堆的牛屎。
二十個大染缸,全被砸下牛屎,染著的紗布,全要不得了
這可是名貴的蘇州絲綢,價值不小,牛氏丈夫、牛氏都趕來察看,不由駭然。
只能報官,然而過來察看的官差們都是搖頭,說查不出來。
查不出來是不可能的,看手法,官差們完全知道是誰出手,可是他們不敢查下去,這劉掌事可不是吃素的,為一介商人而得罪劉掌事及其后面的人,實屬不智。
之后,在牛氏拿出余家的帖子到臨安府告狀,官差們就對她有了個交代,交了個人上來,那人說不爽“恒永色”商行欺行霸市,所以擲牛屎泄憤。
臨安府通判殷慶偉一審就知道是頂罪的,他清楚牛氏的情況,不齒其為人,無心為牛氏主持公道。
罪人沒錢賠,罪不致死,就判了流放。
“恒永色”商行賠了一大筆錢,繼續開業,然后,染缸中又被擲了牛屎,又查出來了,是先前作案者的兄弟,現在作案后已經遠遁,不在臨安府。
“恒永色”商行就此破產,不得不退出御街的生意,在郊外另租地方,做些轉包的小生意,艱難度日。
而牛氏再到余家時,無復先前的神氣活現矣
孟之祥做事后,他的小妻子從余啟水那里了解到是她丈夫出手,為她出了氣,遂手書一幅,托余啟水轉交。
孟之祥打開來一看,龍飛鳳舞地寫著“謝謝”兩人字,下面落款是“大宋侍衛親軍步軍司孟之祥的拙荊余敏”
看到后,孟之祥不禁大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