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又名“上元節”,從年十四一直到年十八,臨安府大放花燈五天,是“金吾不禁”,城門大開,徹夜不閉,街上也沒有宵禁,市民可以徹夜不歸,農民可以自由進城,大家開開心心地看燈展。
火樹銀花不夜天,兄弟姐妹舞翩躚,除了看燈,還可以看花,除了看花,還有各種表演,邊看表演,邊吃東西,街道邊攤販林立,任君飽食
花市滿街燈火,亮得恍如白晝
“和寧門”是皇宮的北門,有三重門,每重“皆金釘朱戶,畫棟雕甍,覆以銅瓦,鐫鏤龍鳳飛驤之狀,巍峨壯麗,光耀溢目”,門上還筑有御樓。
就在和寧門前一帶,有連綿不斷的燈山,還有官方組織的百戲班子,在年十五晚,皇帝會親臨和寧門御樓觀戲,與民同樂,老百姓們可以在禁軍之外觀看節目。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民間自發組織的燈會,大小不一,張燈結彩在大街小巷、商家、寺廟等處,整個臨安府處處燈光閃耀,美不勝收
孟之祥登上了和寧門觀燈,入目處是一片燈海,人聲鼎沸,大宋的繁華可見一斑
不過他只是看看而已,這五天五晚他與殿前司、步軍司的同僚們責任重大,他們聯同臨安府要承擔起安保的責任來,不得有任何馬虎。
“金吾不禁”帶來的安保壓力沉重,孟之祥表現得非常老實,不白天睡覺,晚上值班,日夜顛倒,五晚都沒缺過。
還是發生了一些事情,人最多的“北瓦”,一位不知哪來的好漢,喝酒喝多了,發起酒瘋來,身上發熱,赤條條地當街撒潑,見到女人就拉拉扯扯,他力大無窮,臨安府的官差不能止,捉不了他,用網也被他反拉過去。
官差們也不是完全沒法子,比如出刀子捅殺和放箭,但喜慶日子,能不見血就不見血,畢竟那廝不是造反。
孟之祥帶隊經過,著部下出手,軍漢大力,用網將其網住,縛在大竹筒上扛走,那廝已經是酣聲如雷了
除此之外,無甚大事發生,畢竟元宵放燈已經辦了很多年,官軍和官差都很有經驗了。
辛苦地過了五天,元宵放燈結束,一眾保安人員都得到了官家的賞賜,其中臨安府知府薛瓊和通判殷慶偉;主管殿前司公事郭曉兵、殿前司“干辦公事”趙貴祿,殿前司“準備差遣”胡得勝和主管步軍司公事沈千里、步軍司“干辦公事”陶文龍、步軍司“準備差遣”孟之祥等人,因辦差得力,皆得到朝廷贊賞,各被賜大龍茶一斤
趙貴祿對孟之祥道“七郎,這次被賜大龍茶,是托了你的福”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愛喝茶,宋代皇帝則特別喜歡賜給大臣茶葉。
最開始的時候,皇帝只是把茶葉賞賜給皇親國戚以示恩寵和親近,后來隨著貢茶品種的增多,社會飲茶風氣的盛行,便開始把茶葉賞賜給大臣,甚至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茶庫,來掌管賜茶。
比如,蘇軾曾于元佑七年以端明殿學士、守禮部尚書的身份得賜大龍茶一斤,寫詩記錄“乞郡三章字半斜,廟堂傳笑眼昏花。上人問我遲留意,待賜頭綱八餅茶。”
從詩中可以看出被賜茶的蘇軾有多高興。這不能怪他沒見過世面,實則是因為,在當時,賜茶被看作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能夠獲得皇帝賜茶,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賞賜的茶葉也是有等級之別的,皇帝用于賞賜大臣的貢茶種類很多,除了龍鳳貢茶外,還有京鋌、的乳、石乳、白乳、臘面、頭骨、次骨等品種。
不同身份地位的大臣,獲賜不同種類的茶葉,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不能隨意僭越“龍茶以供乘輿,及賜執政、親王、長公主,其余皇族、學士、將帥得鳳茶,舍人、近臣賜京鋌、的乳,而白乳賜館閣。”
由此可見,只有宰相、樞密大臣這樣極尊貴的高官才能享有珍稀茶葉的賞賜,比如大龍茶。一般大臣得到的茶葉賞賜大多是尋常的貢茶,
這次得趙貴祿和孟之祥等人得贈大龍茶,其他官員都沒什么事情,應該是針對孟之祥而贈,但又不能讓孟之祥太特殊,干脆讓其他臣將都沾光了。
被他一說,孟之祥有如驚弓之鳥,連連擺手道“無關我事,無關我事”
心忖他x的,朝廷這樣打一巴掌給一甜棗的把戲煩不煩啊
話說回來,大龍茶一斤帶來的好處就是襄陽府通判謝廣堂賠償了孟之祥三百貫
去查封孟之祥產業的官差被謝廣堂重重治罪出氣,氣得官差們在背后痛罵謝廣堂人渣
此事一經傳開,謝廣堂的官聲和人望大跌,連帶著趙范也被人取笑,識人不明
而鄂州兵馬鈐轄趙柏宇則暗自慶幸,與襄陽不同,孟之祥在鄂州是重資本投入,開辦了“豐順”面食店、“干飯人”飯店、醬場、養豬場、養雞場、食品廠以及弓箭店等,當時他被停職,趙柏宇想對他的產業下手,想過后還是等等看,結果聽聞孟之祥復職,又被賜大龍茶一斤,這下趙柏宇成為孟之祥的好兄弟了
第三卷完,請看第四卷“宋蒙之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