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是敗軍之將,誠如口溫不花所言說什么都沒用
韃軍大部隊的撤退,一路退回了襄樊和漢江以北的鄧州、唐州與蔡州。
此時,江陵府都統制趙勝接到了京湖制置司的命令,要他們停止前進,任由孟珙部隊收復漢江以南的土地。
江陵府軍官們十分惱火,到手的功勞飛了
如今戰局明了,韃軍力不可支,宋軍前進收復失地,誰搶到地盤就是大功
趙勝更是失望,他是宗室出身,原為御前諸軍都統制,軍權赫赫,但倒霉的是端平二年1235五月初三,降冰雹,軍民交相哄鬧,結果趙勝削奪三官,罷免,樞密院根據官家的旨意,下令由韓昱代替他。
之后趙勝起復,升到江陵府都統制,當然不如御前諸軍都統制的好,他想繼續升官,卻被史嵩之阻住。
這是之前得罪了孟之祥與史志超的原因嗎
趙勝心中憤怒,但無計可施,甚至還要約束手下,不要讓他們罵得太過分。
這是文官的天下,史嵩之不是個良善之輩,又手握大權,得罪他可沒有好果子吃。
這孟之祥與史志超雖然年輕,卻睚眥必報,太過分了
別看趙勝宗室出身,天潢貴胄,實際上趙官家防武將、防tj,還防同姓的宗室
朝廷限制宗室子弟隨便出京,五服以內的宗室必須居住在宮城,出入宮廷需要進行提前報備;其次在五服以外的宗室可以住在宮內,也可以住在宮外,但是不能隨意進出都城,若是想要出京城,也要提前報備。
再有就是限制宗室子弟與外臣來往,如若違背,御史即行彈劾。
孟之祥與趙貴祿交好,是因為趙貴祿以殿前司高官的身份來“指導”孟之祥,方能說得上話。
朝廷限制宗室子弟入朝任實職;宋朝的宗室子弟都是有著爵位傍身,而且還特意規定宗室子弟在年滿7歲后,都會進行賜名和授官,但是這個授予的官職是宋朝的一大特色,即只是拿工資的俸祿官,也可以稱之為閑散官,屬于沒有任何實權的官。
英宗之前的宗室子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也不能到地方擔任任何官職,必須在京城提前過上養老生活,禁止宗室子弟擔任軍方職位,這個做法讓宗室子弟的野心只能化為烏有。
話說回來,也有一些宗室子弟掌握實權,如趙貴祿、趙勝等,相對受到官家的信任。
還有禁止宗室子弟到邊疆地區擔任官職,不允許擔任學官和考試官,禁止宗室子弟擔任宰相之位,能參加朝會的宗室子弟沒有說話的權力,只能在旁邊當吃瓜群眾。
很多很多的規定,宗室子弟在宋朝,還真的是大怨種,趙官家當防賊一般地防著他們。
真要是皇家宗室子弟與文官爭斗起來,很可能是宗室子弟吃虧
沒錯,孟之祥與史志超還真的向史嵩之提過此事,他們都給史嵩之寫信,匯報自己的情況,向史嵩之問安,每月一封信,例行公事,如有要事則增發書信。
史嵩之是孟之祥的大恩主,孟之祥禮節到家,畢恭畢敬,除了書信往來,逢年過節,大禮包送上。
但兩人都是高傲的人,只據實說話,并不多進讒言。
史嵩之讓趙勝不得擅動,不僅僅是史嵩之對趙勝的打擊報復,還涉及到朝廷對孟珙的重重封賞,史嵩之必須給孟珙面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