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會意地點頭,宋人勝利,以后他們就不會怕韃軍,戰斗時有士氣,對韃軍是不利的,因此韃軍要想盡辦法,把這些宋軍給解決了
第二天的一早,韃軍大出,都拉克親自督兵上陣。
他們只留一千人守城,出動的部隊包括韃靼人二千,蒙古漢軍五千人。
先前有一萬二千人的部隊,僅過了一天,就損失掉四千人,損失非常大
那欽雙胡爾率一千韃軍騎兵在外圍,負責驅逐飛魚軍。
飛魚軍在昨天的戰事中損失不到二百人,看到韃軍騎兵,不由得躍躍欲試,說即使不與韃軍大戰一場,小試牛刀也是可以的。
但這回劉珊妤止住了信心十足的騎兵們,只在外圍與韃軍騎兵周旋,并不急于上前作戰。
兩支騎兵部隊對峙,一旦韃軍大部騎兵過來,飛魚軍即時撤退,保持距離。
戰斗的壓力放在了京湖第三軍官兵們的身上,他們看到了一個營左右五百人的韃軍穿著沉重的鎧甲,提著高大厚實的盾牌緩慢前行,這是韃軍中的漢人部隊,重步兵后面還跟隨著密密麻麻的輕裝步兵
“好賊子”曹文鏞咬牙切齒地道。
韃軍裝備的正是宋軍的步人甲,好幾十斤重,加上盾牌兵器,讓士卒奔跑起來很困難。但優點就是防護力奇高,數千人結成密集陣形推進,那就像一堵墻,說是宋代人肉坦克也不為過。
步人甲這么多,它們的來由,十有八九就是襄陽失守時被韃軍繳獲的,可惜它們是朝廷動用公帑,花費了大量的物力打造出來,都還沒派上用場,卻被用來對付自己人
韃軍重步兵踏著整齊的步伐,士卒用兵器敲擊著盾牌,發出響亮的碰撞聲。
重步結陣,如墻而進,給人以很大的壓力
他們到達宋營一射之外停止了腳步,然后韃軍中的南人先上,接著是漢人,他們只攻擊宋營北面,首先把壕溝填平,接下去就破壞營墻。
在進攻的過程中,韃軍付出了大量的鮮血與人命,終于去掉兩個擋路的障礙,然后韃軍重步兵上陣,大步邁向宋營。
對于宋軍而言,對付重步兵是有方法的。
等待過來重步兵的,是二十具靜靜躺在床弩弓箭槽里的利箭
“放”軍官高吼著。
他的話音剛落,二十具床弩同時擊發
這些床弩并很大,是輜重部隊運來的,弓弦聲鈍響沉悶,其威力巨大,盡顯無遺。
即使穿著步人甲,前面還頂著長盾,普通的箭矢不可侵入,可還是擋不住能“入榆木半箭”的床弩。
跑在最前面的韃軍步兵中箭后,床弩的箭矢穿透力極強。先射穿了他們的盾牌,再透過被重甲包裹的身軀,就那么地釘在一起了
第一輪床弩箭發射后,宋軍士兵緊急裝填,又來第二輪射擊,有的快速裝填的還了第三次射擊。
此時韃軍重步兵已經迫在眉睫,迎擊他們的正是宋軍重步兵。
能夠對付重步兵的在沒有重騎兵時,就只有重步兵。
你有重步兵,我也有重步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