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聲中,戰事正急
且說孟珙率大軍進攻韃靼人占據的襄樊地區,韃靼人的軍法嚴酷,因此駐守襄樊的韃靼人、色目人、漢兒、南人皆死戰。
加上韃軍有得自大宋前任京湖制置使趙范雙手“奉送”的大批防御物資,城防也沒有經過摧毀,堅固無比,轉頭來對付宋軍,真是個黑色幽默。
孟珙就笑不出聲,他愛惜軍人們的性命,不想不惜一切代價去奪城。
加上兵少的原因事實上,出于朝廷有意或者無意的安排,孟珙能夠指揮的兵力總是不寬裕,盡管他是個善于將兵的人,也不會有很多的兵力交到他手上,他能夠打贏仗,都是提著腦袋去打的,實在不易。
因此孟珙采取的是“鐵錘鐵砧戰術”,采取佯攻方式,多造攻城器械去攻城,以箭矢、投石、毒煙彈等殺傷敵軍,消耗城內有生力量,攻城的宋軍全都舉著大盾牌,身披重鎧以減少傷亡。
受傷官兵得到及時的療傷,民工們將他們送到后營,同時把攻城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城下。
與守城敵軍相掛,孟珙的戰斗方式靈活,如果韃軍不以為然,那就變成實攻,靈活多變,讓韃軍的損失越來越大。
但這需要時間,孟珙不急,他在等,等著信陽的消息。
果不其然,孟之祥沒有讓他失望,送來閃亮的戰績
曹文鏞的京湖第三軍輕取隨州,損失兵力不到十個人注1
曹文鏞為先鋒,誘信陽韃軍出戰,與孟之祥合擊韃軍,敗之,曹文鏞勸降信陽
信陽之戰,沒有攻城,野戰中京湖第三軍損失不小,但收降信陽敵軍歸降后,兵員全部補齊。
孟珙非常高興,一邊向朝廷派發捷報,一邊通報正在襄樊作戰的各軍,讓他們看看,我軍已經順利拿下信陽了。
消息通過漢江,到了樊城城下的宋營。
京湖第一軍統制劉全與第四軍統制史志超看到了捷報,劉全面露悅色,欣然道“小七從來都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史志超則坐立不安,因為他向來與孟之祥競爭,孟之祥建功,他到目前都沒有象樣的功勞,丟臉啊
特別是孟之祥得史嵩之贈了字,而史志超作為史嵩之的正宗侄子卻沒有字,孟之祥一路立功,蓋過史志超,別人都說史嵩之慧眼識英才,史志超是蠢才。
這次他與劉全負責攻打樊城,一直僵持不下,現在看到孟之祥的戰績,讓史志超不甘落后,他打醒十二分精神,天天在城下找尋可趁之機,琢磨著破敵良策。
樊城駐有大批韃靼人、色目人,還有一些漢軍,不消說,漢軍工作有如牲畜,吃得有如牲畜,什么苦活累活臟活都是他們的事。
史志超一連三天注意到早上都是漢軍值勤,看他們哈欠連天的,肯定是韃靼人、色目人晚上去睡美容覺了,守夜是漢軍的事情。
因此史志超向劉全建議實施疲敵之策,即不停地騷擾樊城,作出攻擊的樣子,讓守軍疲于奔命。
“以韃靼人對待漢軍的方式,漢軍白天要守城,晚上也要守城,來多幾天,他們就會吃不消了,屆時,就是我們的機會了”史志超認為道。
“不錯,就按你說的辦”劉全贊同道。
由于宋軍兵少,一直集中兵力在樊城的西門進攻,現在計劃已定就不拘一格,時而東門放火,西門攻擊,南門靠上云梯與井欄,北門則鬼鬼祟祟準備挖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