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地道事宜由韃靼人中的“工程專家”張柔負責,驅動簽軍、民夫從西面與北面各挖三條地道進城。
說實在話,張柔對于挖地道入黃州的可能性是不抱希望的,面前擋路的人是誰
孟珙
想從孟珙手上討到便宜,只怕很難。
張柔之所以對孟珙避戰,并不是顧慮到孟珙是他的救命恩人攻金國蔡州時,孟珙救過張柔一命,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哪有什么交情可言
主要是孟珙在攻擊蔡州時,部署得滴水不漏,部屬歸心,極一時之雄,難與爭鋒
但張柔見到口溫不花的興趣頗高,也不想逆他,反正簽軍的命不是命,使用民夫不要錢,他們待遇連貴人們的狗都不如,閑著也是閑著,那就挖吧
他們在城墻這邊挖著,孟珙就在城墻那邊聽著聲音。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華夏先民從黃河之濱走出去,向四面八方出擊,占據了東亞最好的土地,消滅和同化了一個接一個的外族,其戰斗經驗是無比豐厚,真正的戰斗民族,是華夏族
口溫不花想挖地道進城,真是白日做夢
在黃州內城的四面城墻處,都有一個個小屋,打開屋內,見里面有旱井,下到井內,則有薄皮封好口的甕放置在井。
此乃“甕聽”,守城方擇耳聰人聽甕,可以聽到從地下遠處傳來的音響,用來監聽敵人是否在地底挖地道。
結果,黃州守軍的“聽甕人”聽到了城北與城西的動靜,傳來沉悶的,連續不斷地聲響,顯然韃軍正在挖地道進城。
沒問題,孟珙派人預先在韃軍挖墻地方的城內北面與西面,各筑一道城墻,并在被挖城墻的內側挖大坑當陷阱,號稱“萬人坑”,坐等韃軍挖過來,一邊派人密切監聽韃軍的動靜。
孟珙深得軍心,黃州軍民們說干就干,積極配合,很快就完工了,而韃軍根本不知道城內已經作好準備。
宋人能保密,韃軍也拼命保密,他們小心地把地道入口及周邊用大帳篷圍住,挖出的土放在帳篷里,只有晚上才對外運土,避免宋人發現。
但事故來時,哪能保得了密,結果在西面營盤處,傳來了陣陣嘈雜聲。
張柔趕到時,看到是地面一大灘水,還有垂頭喪氣的一群人。
水流得到處都是,淹了營區很大一塊地方,并且水還有擴展中,有變成塘的趨勢。
張柔一看就明白,喝問道“挖到地下水了”
一個軍官嘆氣道“咱們挖地道,不小心挖到地下的水了,地下水忽然漫上來,里面挖土的人淹死了不少”
聽得張柔搖頭,再看到城墻上的宋軍居然在守城的時候、還有心事看著已軍營盤里漫著水指指點點,放聲大笑,張柔心下愈發不爽。
韃靼人就是韃靼人,挖地道這種伎倆但凡有點經驗的守城將領,誰不懂
地道狹窄,有一百種方法防備,靠這玩意能攻下城池就奇怪了。
除非是守將完全沒經驗,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以孟珙的精明強干,顯然不太可能出現這種狀況。
張柔去到北面營盤,找到了負責挖地道的軍官,給他們下達限令,要他們急速挖通地道,不要拖延。
從北面挖的地道原有三條,一條遇到堅固的巖石,挖不動,放棄,另一條則是土層太潮濕,沒有繼續挖下去,只挖通一條。
一級督一級,軍官們督促民夫們快挖,然后他們向張柔報告道“我們已經挖到了城墻的下方,很快就可以挖過黃州城。”
于是張柔向口溫不花報告,請他作進攻部署。
聽到這個消息,口溫不花這個韃靼人腦袋一抽,對帳下的一個叫乃滿金的百戶道“你帶本部三百人全是真韃進地道,從地道出去,把南蠻殺個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