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有點兇險,但打得淋漓盡致,孟之祥在他當天的日記里寫下道“一把棱,痛快”
而對于孟珙而言,天亮后見到形勢一片大好,他的心才安定下來。
他開心的是打敗了韃軍,保存了自己,自身傷亡很小,以小的代價換來了大勝。
誠如張柔懼怕已軍大損,韃靼人乘機處置他們,而孟珙這邊也好不了多少,他如果慘勝或者慘敗,損失太多兵力的話,朝廷很可能會對他及他掌控的軍隊下手
不會殺了他,會將他從一直呆著的軍隊里調開,不讓他久掌百勝之師
為什么朝廷一直讓孟之祥統率禁軍,是不懷好意的
禁軍直屬朝廷,說調走就調走,孟之祥無法控制禁軍
而象孟珙指揮的地方屯駐大軍,則不方便拆分肢解,若是調開他來,怕新來將領控制不住他的舊部注1。但不調開他吧,久而久之,朝廷擔心他會成為軍閥,令朝廷頭痛。
孟之祥何等的聰明,自然清楚朝廷的算盤,因此他治軍并沒有使出渾身解數,很多東西都留一手,沒在禁軍中展露。
即便如此,他也不斷地帶著禁軍打勝仗。
中國的內涵是強大的,農耕民族又如何,懟上那些餿膻蠻夷時,中國軍人們保家衛國,照樣熱血沸騰,英勇善戰,即使是受盡朝廷打壓,軍人們依舊在合格的將領統率下不懼強敵,打出國威與軍威
這也是朝廷怕這些武夫的原因,朝廷方面其實很矛盾,官家既希望軍人們不要那么桀驁不馴,要對朝廷馴若綿羊,但也不能太過軟弱,萬一打不過蠻夷,豈不是丟了江山。
勝利的宋軍喜不自勝,忙著打掃戰場。
清點自身損失,七千人夜間出擊,連同之后的出動,才戰死了不到五百人,受傷千余人而已。
韃軍損失則是慘不忍睹
主帥是蒙古宗王口溫不花他是成吉思汗異母弟別里古臺次子,他雖然逃掉,但他的大營八千人,只有一千余人逃脫,其余的人盡數被滅。
色目人營盤遭遇毀滅性打擊,逃出生天者是小貓小狗兩三只。
曾在攻城戰中逃脫了梨花槍楊懷遠攻擊的色目人統領哈那噶爾,逃得初一逃不了十五,未能幸免,他的尸體被發現,非常地悲慘,雙腳腳掌都被人剁掉了,地上一大灘血,竟是失血過多而亡。
西夏人則損失了五千多人,不到一千人逃掉。
至于簽軍左右兩營原有二萬五千人,損失了九成人,尸體堆積如山
守糧營的二千韃子和二千簽軍,只有數百人逃生,糧營被拿下,宋軍得到了大批的軍糧。
先前韃軍破南宋襄樊地區時得到糧庫大量的軍糧,韃軍盡情嘲笑宋軍送糧給他們,如今宋軍反嘲回來“謝韃軍還糧”
不僅如此,韃靼人吃肉的,糧營里還有三千多只羊,好不容易從黃河那邊運到長江邊,結果,盡成了宋軍的盤中餐。
孟珙下令宰羊犒勞軍隊,大家吃羊肉,覺得格外的美味,因為是來自敵人的羊只呵
口溫不花倉皇而逃,見宋軍沒有追擊,這才稍稍放慢奔逃的速度。
此時他身邊才有三百多人,想想來時是六萬大軍加上數萬民夫,那是威風凜凜,他也豪氣萬丈,率軍飲馬長江,意欲打過長江去,活捉趙官家。
現在竟然才得這些許人,損失之巨,令口溫不花兩眼發直,無限悲嘆,后悔莫及。
當初他認為都元帥塔察兒畏戰,不敢與孟珙作戰,不是好漢,因此這次南下,他留塔察兒在后方做后勤。
沒想到塔察兒是對的,小丑竟是我
與孟珙打,絕對不可掉以輕心,塔察兒雖說對戰孟珙時沒有勝績,也無敗績,一直保著軍隊,難能可貴。
相比之下,小看孟珙的口溫不花所統率大軍盡喪。
為了推卸敗績的責任,保住自己的面子,口溫不花盤在馬上盤算著,計劃將失敗原因盡歸于戰死的色目人、西夏人與簽軍高官,說他們沒有防住長圍以及安排好巡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