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孟之祥站在船頭,看纖夫拉船,真是非常地艱難。
臘月寒冬的,天氣酷寒,岸邊的纖夫衣衫襤褸,吃力地拉著纖繩,拼命地向前拉著,極其地困難,為了方便發力,他們的身體已經與地面平行了
大江滔滔,兩邊皆是崇山峻嶺,這讓孟之祥深深地感到入川的不易。
經過千辛萬苦,大軍到達奉節,孟之祥去進見他的上司同知樞密院事、四川宣撫使、知成都府李埴,然后發現這位老人家垂垂老矣李埴是1161年出生,現在是1237年,他現年76歲,雖然他還坐著見客,可他失聰、咳嗽、咯痰是明顯的,人老糊涂,孟之祥與他說什么,他都是稀里糊涂的,談不到一刻鐘,他的家人就來驅客,因為李埴要喝藥,休息。
這可是四川最高的軍政長官,靠他來指揮各路軍馬與兇惡的韃軍作戰要靠他來為各路軍隊糧食與補給
軍情一日數變,他怎能應付
之前守襄陽有虎狗豬之論,即朝廷不派老虎史嵩之來守襄陽,也至少派條狗趙葵來守,結果派了只豬趙范來守襄陽,豈能不失襄陽。
由李埴主持四川軍政事務,都不是豬可言,而是條蚯蚓,或者是只蟲吧
離開李府時,同去的樞密院計議官戴永泉看到孟之祥一臉呆滯的樣子,嘆了口氣道“我朝官員為官,有二不為,一是邊遠地區不為,比如雷瓊黔桂,這些窮鄉僻壤,官員嚴重缺乏,大家寧愿在蘇杭當個小官,都不想去那里當大官,新官員要是被選中去那里當官,基本上都不用回來了,因為找不到替換他們的官員。第二個不愿為官的就是有戰事的地方,比如四川、兩淮、襄樊,在那里當官,都不知道能活多久,韃軍一來,就得上城頭防御,一天到晚擔驚受怕的,有今天沒明日的,誰想當那里的官”
“以前到四川是美缺,因為錦官城里有絲綢嘛,現在呢,就算是給到宣撫使、成都知府的高官,也沒人想來當嘍”戴永泉惆悵地道。
他幽幽地對孟之祥道“所以你得對我好一點,因為到了順慶府,可能是我來為你辦糧務了”
宋朝為了節制武將,一般都由文官來負責軍隊的糧食補給,到得順慶府,距離敵人很近,很可能找不到文官來給孟之祥服務,戴永泉就得上任。
他的話孟之祥一聽就明白,不由得哈哈大笑道“原來你是送貨上門的”
“對,我是閑漢”戴永泉連連點頭。宋朝的外賣佬也叫“閑漢”
拜訪過李埴,孟之祥的大隊人馬沿長江水陸并進,在萬縣,他會見巴州鈐轄譚淵,是個標準軍漢,見到孟之祥到來,人多勢眾,水陸俱全,因此譚淵很客氣。
巴州就是巴中,位于川北,說起四川戰事,譚淵連連搖頭。
在他看來,守川在于守好蜀口的“三關五州”,即武休關、仙人關和七方關三關以及階州、成州州治在甘肅成縣、西河州、鳳州州治在陜西鳳縣東、天水軍軍治在甘肅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
三關和五州,一起拱衛著四川內腹的安全,戰略意義十分重大。南宋在基本失去了秦嶺以北關中、陜北等地的情況下,三關五州事實上成為南宋川陜戰區抵御敵軍南下的前線,號稱蜀口。
待到“三關五州”失守,四川危矣
拜訪過譚淵,孟之祥離開,不禁搖頭。
譚淵對于守好川西成都全無信心,只想在川東茍且,方才孟之祥邀他北上,被他拒絕了
李埴、譚淵不給力,孟之祥也好不了多少,他到達涪陵,停住,開始做生意
樞密院計議官戴永泉出離憤怒了“孟之祥死性不改,不想打仗,一心一意地做生意,想賺錢”
氣得戴永泉向朝廷上奏,彈劾孟之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