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發橫財,光靠自己積累是不行的,一要有天使投資者,有大量投資下去,以錢生錢,錢就來得快,正如你一塊錢想掙到一億元是很難的,但你用一億元去掙另一個一億元,那你就容易了;二是做法律上不允許的生意,則是暴利。
孟之祥的發財,自然不是全靠苦巴巴地做食品生意,他是販私鹽的
為什么要選擇順慶府南充作落腳點,除開軍事上有利的原因之外,最主要原因是他知道順慶府那里有井鹽和天然氣
作為一個地質系學霸,這項知識是他肯定清楚的。
自貢井鹽則更多,開發更有利,不過自貢在軍事上的條件比不上順慶府,太偏僻,孟之祥的根基畢竟是打仗,占據順慶府,可以保護川南地區,意義重大,如此即使孟之祥做偏門生意,只要在戰績,朝廷也只眼開只眼閉。
去到順應府稍一打聽,就知道哪里有井鹽了,在清泉壩
孟之祥之前扮斯文,一直對鹽不感冒,待到他在順慶府打出了名堂,亮出了他慷慨大方的好名聲之后,他就原形畢露了。
手下打聽到地頭,孟之祥帶著他的家將與牙兵出了府城往東北走,靠近嘉陵江,就是清泉壩了。
古代社會不發達,出了城鎮就是荒山野嶺,道路兩旁都是草叢樹木,只有一些地方才有些人煙,開辟了農田。
來往清泉壩的人員還是不少的,不過不見到什么可疑難人物,即沒人抬筐籮或者牲畜運東西。
孟之祥就問帶路的老順慶府人叫作老傅的,怎么不見販鹽的
老傅是個地理鬼,曾參與孟之祥手下的地圖制作工作,現在孟之祥帳下討活,他知道孟之祥軍人作風說話直接,就告訴他道“現在的巡巡檢司捉得嚴,都是半夜出貨,坐船運貨,運得多,且安全。”
“白天巡檢司敢捉,晚上的話,嘿嘿,巡檢司都關門睡覺嘍”老傅說道。
宋朝實施鹽鐵專賣制度,以往官府管得嚴厲,販賣私鹽受到嚴厲的打擊,鹽務收入是朝廷重要的收入。
自從韃軍入川后,大宋官府的力量被嚴重削弱,私鹽也就猖獗起來,如今順慶府的秩序漸漸恢復正常,官府自然得重新管起來。
不過,官府也只能遁循序漸進來推進緝私工作,鹽販子為了自己的利益,就與巡檢司對著干,雙方處于緊張狀態。
至于軍隊,孟之祥這個有志作大私鹽販子的家伙,才不會借兵給官府去緝私呢。
如今他諸事順遂,這次去看鹽事是很輕松的,當作郊游,甚至也沒有騎馬,他們十數人,便裝在前,還有百來人,便裝在后。
孟之祥穿深黑色袍子加幞頭,腳蹬牛皮快靴,此時他的衣著風格徹底融入了宋朝,手執一把據說是黃庭堅題過的扇子去附庸風雅。
即使一派文雅風格,他左手臂依舊搭了個錦緞袋子,里面裝的是小流星錘。
他才不會把自家命運托付給親兵,除開一些兵器進不去的地方,他去到哪里都隨身攜帶兵器。
跟著他的十數人選出來的,不那么兇惡的那種。
后面的百來人,一看就是“惡人”兩個字長在額頭上,沒辦法,家將與牙兵選撥第一條就是能打,而能打的人基本上長得不那么地良善。
走著走著,孟之祥看得驚奇了,因為前面出了狀況。
居然這么巧,自家帶著“磁石”特性,去到哪里都有事情發生,不得不服。
路途荒蕪,驕陽似火,毒辣的陽光烤得地面熱氣升騰,大氣扭曲,那山林間,樹葉都被烤得焉了,蟬蟲拼命叫喚,擾得人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