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當怎么辦?
去對大汗說張柔很看好孟神通,認為他能夠全殲我蒙古大軍,所以要早早提防。
證據呢?
沒有,張柔沒說過,只是俺個人想法。
此話一出,哪怕大汗再信任劉秉忠,輕則以他胡言亂語將趕出,重則會治他一個“亂軍”之罪,其他人也會紛至沓來落井下石。
仗還沒打,竟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古大軍會戰敗,那真是笑語!
蒙古人橫行霸道,驕傲慣了,根本看不起漢人,認為先前的只是小挫,是孟神通憑恃山川河流之險,城池之固用計策對付我軍,耍陰謀詭計取勝,待我蒙古大軍云集,即可將孟神通一鼓而下。
現在劉秉忠跑來說不用打了,你們必敗!
哦,為什么?
因為張柔覺得你們必敗,所以你們必敗。
哈哈哈!
諸韃子中有火氣大的,一刀喀嚓了他劉秉忠,眾韃會一起保那個韃子性命,只因劉秉忠胡說八道,亂我軍心。
張柔肯定滿口子的叫屈,因為劉秉忠沒有證據來敗壞他的名聲,他可是國之重臣!
然而,劉秉忠直覺張柔所料不差,張柔是對的。
這個念頭的堅定來源于對張柔長勝不敗的基礎上,須知他是蒙軍漢將中對戰“兩孟”(孟珙和孟之祥)能全身而退的不多的將領之一(幾乎沒有)。
孟珙打仗堂堂正正,孟之祥慣用計謀,均為南朝軍神,打得金國和蒙古諸路將領潰不成軍,一敗涂地,張柔卻能夠在他們保持不勝不負的戰績,足見其功力。
象張柔這種打老仗的人,聞風知勝負,嗅土定軍情,仗還沒開打,他們就知道戰爭走向,孰勝孰負,所料八九不離十。
千年老龜,積年老將,保命功夫最是上乘,劉秉忠相信張柔得出的判斷:那就是蒙軍必敗。
得出了結論,可這個結論不足為外人道也,劉秉忠實在苦惱,還陷入了兩難狀態,可算是作繭自縛。
他認為蒙人在草原上更易被孟神通擊敗,因此建議集中蒙人力量在中原與孟神通決戰。
大汗聽從了,諸韃酋同意了,如今他要推翻這個結論,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難吶!
再轉念一想,張柔也不是百戰百勝,無所不能的,萬一他真的是為本朝著想,想的是打勝仗呢?
劉秉忠自欺欺人,自艾自嘆,長吁短嘆好一陣,最終收起念頭,專心致志地忙碌起大汗交代他的任務來。
人終究是擅長做縮頭駝鳥,想不通,就別想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