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我嘔”
楊蜜頓時驚呼,
做出干嘔動作
不知何時,
沈爸爸從外面走進小院,估計是聽到了剛才的一幕,笑著摻合一句,“都是白面打的糊糊,是煮熟了的,確實可以喝只不過太粘稠,口感可能不太好”
“可以喝嘻嘻”
一聽說這玩意兒可以喝,楊蜜頓時止住了干嘔的動作,剛才還差點哭了的俏臉瞬間綻放出笑容,“聽到沒,叔叔說可以喝,沒事,我沒事,哈哈”
想到剛才鬧了個大笑話,楊蜜下意識瞅向沈叔叔,沈叔叔搖了搖頭,面含慈祥笑意,裝作什么也沒發生,拎著醬油往廚房走去
楊蜜臉頰一紅,嬌嗔的白了眼沈飛,埋怨一句,“都怪你,干嘛不早點告訴我”
“還有,你們干嘛用這個貼對聯啊,用膠帶或者膠水不行么”楊蜜納悶的問道,她記得小時候家里貼對聯的時候都是用膠帶來著
“以前的農村,都比較窮,哪里買得起膠帶或者膠水啊,大家伙貼對聯,都是用漿糊”沈飛微笑著解釋,“那個時候的漿糊可不是現在的這種白面漿糊,而是雜面漿糊,多以玉米面為主”
白面比較貴嘛,哪里舍得用作漿糊貼對聯呢
所以,
久而久之,老一輩養成的習慣,很難改,也就一直沿用下去了
楊蜜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又漲見識了,“怎么貼,是把漿糊直接刷門上么”
“那倒不是,有點浪費,而且也無法確定刷的范圍”沈飛指了指自己已經撲在干凈地面上的門畫,“喏,在門畫、對聯的背面,抹上漿糊”
“用勺子么”楊蜜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小勺子。
“你腳邊不是有個小毛刷嘛,就用那個”沈飛指了指。
“哦哦哦,我來,我來”楊蜜已經自報奮勇的拿起毛刷,蘸了蘸盆子里香噴噴的漿糊,然后開始往門畫背面刷
一個刷漿糊,一個貼門畫,
兩人搭配,干活不累,
楊蜜還時不時的發出咯咯小聲,跟個可愛的小女孩似的
瞧著沈飛和楊蜜兩人有說有笑、和諧的一幕,站在廚房門口的沈媽媽嘴角不自覺的掛上了弧度,心中喃喃很好的一對啊
剛自語結束,沈媽媽頓時呸呸兩下,做出打自己嘴巴的虛動作,“瞎想啥呢,小飛還能娶兩個媳婦不成不該多想,不該多想啊”
搖了搖頭,沈媽媽重新走回廚房,開始和面,準備包餃子
夏縣的習俗,或者說這周邊的習俗跟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樣吧;過年,是從中午開始的。
中午一頓,吃餃子,放鞭炮,慶祝一年結束
等到了晚上,會做一桌子豐盛的晚餐,一家子老小圍坐在一起,吃飯、喝酒、說話,八點開始看晚會
如果男人比較多,喝酒時間比較長,小孩和女人基本上會去看晚會,男人們留在飯桌前繼續喝酒
等到晚上十二點那一刻,
家里會放炮,
大家倒計時、守歲
有條件的家庭,也會買一些煙花什么的,在家里放一放
等年初一清晨,
或者說從過了年三十十二點之后,村子里的鞭炮聲就不絕于耳了,甚至會持續到第二天中午
一起包餃子的時候,
楊蜜也湊了過來,“阿姨,我能一起包么”
“可以啊”
沈媽媽滿臉慈祥的笑。
“嗯嗯,我先看阿姨包,然后跟著學”楊蜜坐在小馬扎上,表情認真的盯著沈媽媽的動作,像極了認真聽講的小學生
一會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