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把這個預選名額讓給謝志明,但卻不能把他做出的貢獻讓出來。
謝志明就算拿到了這個預選名額,也要和其他村擁有預選名額的人競爭,他并沒有什么競爭優勢,也沒有什么后臺背景,最終結果還是落選了。
今年,邊文幫再一次拿到了村里的大學生預選名額,謝志明再次懇求邊文邦把這個名額讓給他。
邊文邦只是謝志明的好友,并不是他老子,就算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也不能一直這樣幫助他。
為了拿到這個預選名額,謝志明演了好一出大戲。
他先是喝的爛醉,對邊文邦傾訴自己的不甘和各種苦惱,然后嚷著要自殺。
邊文邦和其他知青紛紛勸解,但謝志明只是在演戲,自然不會聽從,在他的精心策劃之下,真的自殺了一次,但被大家成功救下。
被成功救下之后,謝志明還是嚷著要自殺。
謝志明演得太逼真了,盡管邊文邦萬分不愿再次把這個預選的名額讓給謝志明,但邊文邦更不希望自己的好友就此自殺。
仔細思慮了一番之后,他還是把這個名額讓給了謝志明。
原本邊文邦已經失去了這次預選競爭的機會,但村支書卻把村里的另一個預選的名額給了他。
這個名額原本是留給本村年輕人的,不會再給知青。
但村支書考慮到就算把這個名額給了本村年輕人,在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也不可能最終競爭成功。
但要是把這個名額給了邊文邦,以他作出的貢獻,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因為村支書的看重,邊文邦的大學生預選名額失而復得,再次有了參與最終競爭的機會。
謝志明再一次從邊文邦手中騙來預選名額之后,知道這已經是自己的最后一次機會,如果這次還不能最終競爭成功,那下一年,不管他再用出什么樣的伎倆,都注定沒用了。
全公社的年輕人競爭兩個大學生名額,最終的決定權在公社的領導手中。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確實沒什么競爭優勢,在沒有任何突出功績的情況下,要想競爭成功,唯一的希望就在領導那里。
明白這一點之后,他刻意結交了一位公社的干事,然后通過這個人,把這些年攢下來的所有積蓄都送到了某位主要嶺島手中。
他的孤注一擲,果然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時間不長,那位干事就對他透露消息說,關于大學生名額的事,領導們已經研究討論過了,這次的兩個最終名額肯定有他的名字。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謝志明大喜過望,特意請了邊文邦喝酒。
在正式的通知下達之前,原本他并不打算對邊文邦透露這個消息,但因為太過高興,他難免喝多了一點,可能是出于炫耀的心理,喝醉之后,他還是把這個消息說了出來。
邊文邦自然不會替他隱瞞這個消息,很快整個知青院以及全村都知道了這件事。
村支書是一個非常正派的人,得知這個消息之后非常生氣,特意去公社反映這個問題。
村支書是位退伍老兵,在公社里頗有些能量,他反映的問題當然會受到重視。
村支書的要求只有一個邊文邦的貢獻遠比謝志明高出十倍百倍,謝志明這樣的人都能拿到一個大學生名額,那另一個名額必須給邊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