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個時候,你就知道,你真是撿了大便宜了”
對于郭大爺說的這些話,岳文軒沒往心里去,但郭大爺提起的“可園”卻讓他心中一動。
他前世就是京都人,不止一次參觀過可園。
上一世,他在這個時期還是干部身份,并沒有對外展現自己的財力,也就沒有打可園的主意,但這一世,他說不定有機會把可園納入自己的名下。
“可園”位于東區帽兒胡同,最早是清末大學士文煜的宅第中的花園部分。
花園部分如今被分割成了七號院和九號院。
文煜的宅第原本由三部分組成,東側和西側都是五進四合院,中路是可園。
如今整個宅邸被分割成了四部分可園分割為兩部分,分別是七號院和九號院;西側和東側的五進四合院也被分別分割出來,如今西側的五進四合院是十一號院,東側的五進四合院是十三號院。
文煜的宅第占地極廣,南北進深為九十七米,東西長約七十米,整體由中路的可園以及東西兩側的五進四合院組成。
全部建筑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是一座集建筑和園林為一體的大型建筑群。
可園和東西兩側的五進四合院彼此相連,共同構成了這座宏敞的顯宦豪宅。
中路的可園又分為前后兩部分,由7號東西院和9號院組成,占地面積不足4畝,南北長97米,東西寬26米。
根據可園中文煜的侄子志和所撰的園記石碑可知,營建這座園林,“但可供游釣,備棲遲,足矣。命之曰可,亦竊比衛大夫茍合茍完之意云爾。”
并稱此園“拓地十方,筑室百堵,疏泉成沼,壘石為山,凡一花一木之栽培,一亭一榭之位置,皆著意經營,非復尋常。”
可園仿拙政園和獅子林,園雖不大,但極可人意,故名“可園”。
整座大宅,解放后收為國有,但岳文軒并不清楚這座大宅的四個部分都歸屬哪個單位所有。
只是記得,西側的五進四合院,也就是十一號院,建國后曾作為某國的大使館使用,后又改為招待所,曾有多位名人及外國駐華大使在此居住和辦公。
根據記憶中的這個信息分析,十一號院就算不是歸屬于外事部門,找郭主任打聽一下,也應該能打聽清楚。
原本岳文軒準備今天晚上和熊劍輝聚一聚,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他準備單獨請郭主任坐一坐。
郭大爺和田大爺回到四合院,郭大爺開始收拾個人的私人物品,正好裝滿了兩個包袱。
他把手里的鑰匙交給岳文軒,最后說道
“小岳,院子里的其他東西,包括房間里的這些舊家具,按照咱們剛才的約定,就都留給你了。
我們走后,你換把鎖,從今之后,這座大宅子就姓岳了。”
郭大爺眼中的不舍之情很明顯,岳文軒說道“雖說這座宅子從此之后歸我了,但不管郭大爺你哪天回來,都歡迎你回家來看一看。
要是愿意在家里住下,隨便住多長時間都沒問題。”
郭大爺嘆了口氣,說道“不了,年齡大了,等我去了長安也就不挪窩了。
但我還是要謝謝你的好意,要是哪天你去了長安,也歡迎你去找我,別的沒有,一頓酒肯定少不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