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石扭頭對岳文軒解釋道“我上次去他們家,他們兩口子正在吵架,我聽了那么幾句。
家英每個月都要拿出一部分工資來接濟幾個戰友家庭,聽弟媳婦兒說,差不多每月有三十左右。
弟媳婦深明大義,又是一個單位,并不反對。
但現在糧食不夠吃,他還想省出部分糧食來接濟這幾個家庭,弟媳婦兒就不愿意了。”
岳家石很認真的看向岳家英,“我說句公道話,不管你接濟的那些戰友家庭是犧牲了也好,還是傷殘了也好,你能拿出一部分工資來接濟,就已經算是盡了心意。
糧食和工資不一樣,工資有多有少,但糧食都是一樣的定量,你比別人也不強。
如果你欠下了別人的情義,那也只能你自己一個人還,不能拖著整個家庭一起幫你還人情。
或許你欠別人的,但你老婆和你兒子并不欠別人的。”
侯成文這個時候插話道“家石哥說的有道理,家英你得多聽一聽別人的意見。
咱們兩家的情況不一樣,你不能跟我學。
我和你姐每月省出點糧食來,接濟給那兩家最困難的家庭,那是因為我能承受得起。
我只要顧好自己的小家庭就行了,我沒其他的負擔,兩邊的老人都不需要我給補貼。
但你就不一樣了。
我聽你姐說,你丈母娘家的親戚,現在日子都不太好過,好多親戚都向你岳母求助過。
你沒有余力,可以不管,但如果有余力的話,弟媳婦肯定想幫一幫。
畢竟那些都是他的親人,在鄉下那些年,這些人也都幫過她。
這些人你沒見過,肯定沒什么感情,在你心里肯定要往后排,但你媳婦不會這么想。
你丈母娘和你媳婦兒都是有情有義的人,又都是個臉皮薄的,你得多關心一下她們的感受。”
“我就辦了這么點糊涂事,這么快你們就都知道了。”
岳家英的臉上露出愧疚之色,“我媳婦不敢從我嘴里省糧食,擔心我體力不足,執行任務有危險,老家的求助從來都沒跟我提起過。
我這個人心粗,她不說,我哪里知道。
可巧有兩個犧牲的戰友,家里這段時間特別困難,我知道后就想著多幫上一把。
回去跟媳婦兒一說,我這才知道她老家的親戚更加困難,早就上門求助了。
這段時間我也沒去岳母那邊,媳婦兒沒提,我自然不知道。”
岳家英從小在農村長大,遇到饑荒,鄉下的日子有多難熬,他最清楚了。
詳細問過媳婦之后,他才知道媳婦老家的情況有多嚴重。
真就到了生死的邊緣
別說岳母一家在鄉下的時候受過親人的照顧,情誼很深,就算關系一般,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也不能冷眼旁觀。
岳文軒也是才知道這個情況,他關心的問道“那后來你們是怎么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