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都處理妥當了,以后也不用再出門了。”
一家三口都沒出過門,對于岳文軒這幾個月的經歷都很好奇,各自問了很多問題。
當然了,奶奶和媽媽知道岳文軒出門的真正目的,都刻意避開了這個問題,只是問一問各地的風土人情。
小妹的好奇心最大,各種問題都有,岳文軒很耐心的給她解答。
就這么聊了一個多小時,岳文軒這才把行李拿到屋子里,把他給全家人準備的禮物一樣一樣的拿了出來。
禮物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他給家人買的衣服,每個人都買了兩三身適合這個季節穿的全套衣服。
除了衣服之外,一些耐儲存的各地的特色食品也帶了一些。
妹妹還在上小學,仍然還是個孩子,他特意選了幾個精美的洋娃娃送給她,這自然成了念念最喜歡的禮物,比那些新衣服還讓她開心。
最后,岳文軒掏出兩個盒子來,分別交到奶奶和媽媽的手里,“這是給你們帶的最后一件禮物了,看看喜歡不喜歡”
黃怡君打開盒子一看,里面放的是一塊嶄新的腕表。
雖然明知道兒子現在不差錢,可看到這么貴重的禮物,還是下意識覺得東西太過貴重,忍不住說道
“你自己有一塊手表就行了,怎么還給我買一塊兒,這不是浪費嘛。我一個種地的鄉下婦女,這么貴的手表怎么戴得出去。”
“現在是戴不出去,但再過上半個月,等咱們和我爸團聚了,你可是師長夫人,手腕上要是連一塊手表都沒有,豈不是讓我爸沒面子”岳文軒勸解的理由隨口就來。
“你爸可是共產黨的干部,就算是師長夫人,也不一定都得戴表吧”黃怡君的語氣有點松動。
“雖然不一定都得戴塊手表,我想大部分人應該都有。咱家又不缺錢,當然得成為那個大部分人,不能成為少數人。”
黃怡君自己怎么節儉都行,但他很看重丈夫的面子問題,聽兒子這樣一說,她也就接受了。
老太太接過手表之后,很稀罕的翻來覆去的看了看,但她并不打算要,重新把表遞回到孫子手里,
“我都多大年紀了,就算和師長團聚了,成了師長他娘,也沒必要戴這么貴的手表,你還是把這塊表送給你爸吧,他肯定需要。”
“你這塊是女士手表,表盤小,男人要是戴上,那可就鬧笑話了。
送給我爸的禮物,我也準備好了,也給他準備了一塊手表,價格比你倆的都貴。”
任憑岳文軒怎么說,老太太都不肯要,沒辦法,岳文軒只得暫時先收了起來。
在家里休息了兩天,在岳文軒的建議下,全家人準備一周之后就出發前往京都。
因為這個計劃是半年前就定好的,在岳文軒離開的這段時間,家里的這些東西,黃怡君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因為岳文軒的態度強硬,不想讓家人帶著一堆東西走,家里的所有東西包括房子,都被黃怡君送了人。
本來黃怡君和老太太都不想把房子送人,說不定還有葉落歸根的時候。
但岳文軒說繼承的財產太多,日常的生活條件肯定不能太差,住在城里才不顯眼,不管以后怎么樣,都不可能再回鄉下住了。
房子如果一直閑著沒人住,過不了幾年,肯定就得塌了,還不如現在就給大爺和二大爺分了。這些年多虧了兩個大爺幫襯,房子給他們,也是應該的。
把家里的房子和地都分了出去,老太太和黃怡君都不太樂意,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岳文軒成了家里的主心骨,最終還是聽從了他的建議。
再有幾天就要離開了,出門之前肯定要去和兩個姑姑道道別。
上午先后去了兩個姑姑家,吃完飯已經是將近兩點鐘。
岳文軒走到村口,聽到身后有汽車發動機的聲音,扭頭往后看了看,竟然是一輛嘎斯吉普車開了過來。
汽車在他的旁邊停下,從副駕駛座上下來一位穿著軍裝的年輕軍官。
軍官三十多歲的樣子,盡管古銅色的皮膚有點粗糙,但絲毫無損他英武的樣貌。除了年齡和氣質不一樣,這位軍官簡直就是翻版的岳文軒,兩個人的樣貌至少有八成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