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退下來,岳文軒出門的時候反而少了,魚缸里的魚眼看著就要清空了。
魚缸里的這些魚是岳文軒用來給家里的食材打掩護用的,時不時的就得補充一下,不能讓魚缸真正的空下來。
第二天吃過早飯,岳文軒不在看書練字,準備去湖邊轉一轉,順便釣上幾條魚帶回家。
剛剛下了一樓,就和搬進來沒幾天的孫守誠走了個對頭面。
孫守誠的身份有點特殊,岳文軒不打算和他多有接觸,所以在他搬進來之后也只是見面點個頭,基本上沒有說過話。
“岳主任,你這是要去湖邊釣魚嗎我整天閑著沒事,能不能和你做個伴”孫守誠主動提出要求。
孫守誠的年齡比岳文軒還要大上很多,應該有六十出頭,岳文軒還真不好拒絕他的這個要求。
畢竟他的人品還是不錯的,自從他搬過來之后,大家對他的印象都不錯,沒人說他的壞話。
岳文軒不想和他多做接觸,只是不想惹一些無謂的麻煩,因為孫守誠是姿本家g分。
一樓里住的原本是孫守誠的小兒子,他的小兒子在糧站工作,分了樓里的一間住房,但因為子女比較多,尤其是今年又添了一口人之后,就更住不開了,這才和爸媽換了住房。
孫守誠的小兒子是革命干部身份,他住在樓里的時候,并不算是異類。等孫守誠住進來,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
對于孫守誠的身份,鄰居們都有些介意,盡管因為他兒子的關系不會當面說什么,但都不愿意和他多有來往。
筒子樓里住的多數都是干部身份,政治敏感性都比較強,誰都不愿意給自己惹麻煩,基本上都會和岳文軒一樣,對孫守誠敬而遠之。
孫守誠畢竟沒犯什么錯誤,作為鄰居想和他結伴去釣魚,又不是什么大事,主動說了出來,岳文軒就不好當面拒絕了,痛痛快快答應了下來。
岳文軒在外面等候了片刻,孫守誠也匆匆忙忙拿了一套漁具出來。
“自行車有吧我一般都是騎自行車去大明湖,這樣還能在路上節省點時間。”岳文軒問道。
“有的有的,家里還有一輛老式的舊自行車,一般都是我在騎。”
“那就好,那咱們就一起騎自行車去大明湖。”
兩個人騎著自行車,在路上不好說話,也就沒怎么交談。
岳文軒雖然沒怎么接觸過孫守誠這個人,但卻知道他應該是一個很精明的人。孫守誠突然間找上他,釣魚應該不過是一個借口,肯定有什么事情才會這么突兀的開口。
等兩個人在湖邊找好位置坐下,岳文軒也沒有主動開口詢問,相信孫守誠應該會主動說出來。
孫守誠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并沒有給予開口求助,而是真誠的向岳文軒求教釣魚的秘訣。
岳文軒當然不會有什么保留,除了制作魚餌的機密之外,其他凡是技術上的秘訣,他都毫不藏私地講了出來。
孫守誠沒想到岳文軒竟然真的有這么多釣魚的秘訣,而且還愿意毫無保留的告訴他,心中很是感動,嘴上一直說著感謝的話。
技術上的秘訣主要還是通過技術反映出來,就算心中知道了理論,想要在實踐中發揮出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兩人相隔不遠,孫守誠看到岳文軒一條接一條的不斷有收獲,心里實在是太羨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