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軒同這幾個人保持聯系,不過就是為了多一個遮掩的借口。只要有了來往,相互寄送一兩次東西,明面上的借口也就有了。
今天干活的人多,又是兩種餃子餡兒,干脆就分成了兩組包餃子。
兩個老大姐和岳文軒的兩個女兒一起干活,看到岳文軒提前準備好的那一大塊臘肉,郭大姐忍不住說道:
“這么一大塊臘肉,可不能一頓都吃了,這也太奢侈了,我看有一半就不少了。”
坐在一旁喝茶的岳文軒說道:“也不算多,總共就二斤,主要是今天吃飯的人太多,肉放的少了,吃到嘴里估計都吃不出肉味來。”
岳文軒沒有跟著一起動手,并不是他要在兩個老大姐面前擺譜,主要是客廳的空間太小,容不下那么多干活的人。
不只是岳文軒在一旁喝茶水,就連他四個兒子也沒跟著動手,老三和老四本想包下搟餃子皮兒的活,也被娘子軍攆走了。
曹大姐在一旁感慨的說道:“你這小日子過得可真好,最近這兩個月一直都沒有豬肉供應,大伙手里發下來的肉票,只能買成魚罐頭。
這么長時間吃不到一口肉,大伙心里的怨氣都很大,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恢復正常供應。”
“我老家就是郊區農村,人都得吃野菜飽腹,自然沒有東西喂豬,要想恢復豬肉供應,我看還有的等。
我自己的小日子確實還不錯。你們也知道我釣魚的水平還行,每次去湖邊坐一會兒,最少也能釣個三兩條魚,所以吃飯的問題根本不用愁。
陌生人想要找我調劑一兩條魚,我從來都是不搭理的,但親朋好友找上門,總得給面子。
這一來二去的,家里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
岳文軒不著痕跡的解釋了幾句,同時也是讓她們知道,曾丹苓嫁進門之后肯定不會吃苦,至少吃飯問題有保障。
放在一年前,談婚論嫁基本上不會考慮吃飯問題,但在現今這個時期,這個條件卻成了極其重要的一環。
城市里還好一點,畢竟每個人都有定量,如今農村的小伙娶親,如果舍得拿糧食當聘禮,婚事就沒有不成的。
岳文軒有一門釣魚的絕活,家里的生活條件這么好,就連兩個大姐都忍不住心生羨慕。
岳文軒準備了足量的面和餡兒,這個年代的家庭婦女對于做飯要用的米糧,極其的敏感,打眼一看就知道量太多了。
大兒媳婦徐玉霞委婉的提醒道:“爸,面是不是太多了?要是都用了,我估計咱們這些人吃兩頓,差不多都夠了。”
“我專門多準備了一點,難得家里吃一回餃子,那就都吃個飽,這樣才過癮。
剩下的哪些,給你們曹姨和郭姨多裝一份,讓她們帶回家,也讓家里人都嘗一嘗。
如果還有剩,你們幾個也分一分,帶回去晚上吃。”
既然公爹有安排,徐玉霞也就不多說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