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鴻衛一邊說,一邊搖頭嘆氣,顯然對那些五谷不分的知青們頗為無奈。
岳文軒聽了,心里也是一陣感慨。對于知青們的表現,他當然是了解的。這個時代的城里孩子,大多都是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哪里見過農村這種艱辛的勞作?
不過,他更感到自豪的是自家的孩子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迅速適應,并且還能成為眾人中的佼佼者。
兩個人聊了一會兒,岳鴻衛知道岳文軒的來意,主動說道:
“文龍叔和文虎叔,這會兒都在地里上工,我在大喇叭里喊一下,讓他們都回來。”
然后他又問道:“要不要把青梅、青荷以及瑞康也喊回來?”
“三個孩子就別喊了,等他們下了工,自然也就見到了。
我這次回老家應該能多待上一段時間,有什么話以后可以慢慢說,倒是不著急見他們。”
岳鴻衛高興的說道:“這可真是太好了!既然文軒叔不著急走,那晚上去我那兒吃飯,我家里還有一瓶好酒,咱們爺兒倆多喝幾杯。”
“沒問題,就這么說定了,不過中午這頓飯你得去你文龍二叔家,把大隊長也叫上。我已經有段時間沒和你們幾個一起喝酒了,今天中午先喝個痛快。”
岳文軒雖然很少來村里,但他的威望卻并不低,能和他一起喝酒,對于岳鴻衛來說也是難得的機會,自然一口答應了下來。
大喇叭廣播之后,岳文龍和岳文虎很快就從地里來到了大隊部,兩個人都是一身的泥土,但都笑容滿面,一副開心的樣子。
兩個人先是站在院子里和大哥岳文軒打了個招呼,然后又和岳鴻衛聊了幾句,這才陪在岳文軒的身邊,兄弟三人說說笑笑的走回了家里。
回家之后,岳文軒讓兩個兄弟把車座上的麻袋卸了下來。
“大哥,怎么又帶了這么多東西?最近這兩年,咱們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糧食基本上夠吃,已經很少餓肚子了。”岳文龍說道。
“大部分都是臘魚,我自己閑著沒事兒的時候熏制的,這還是我在療養院里專門和一位大姐學的技術。
味道還不錯,中午燉上兩條,你們也嘗嘗味道。”
岳文軒難得回老家一趟,當然不能空著手。就像文龍說的,如今老家基本上不缺糧食,他干脆多帶點臘貨,畢竟是難得一見的肉食,肯定受歡迎。
兄弟三個已經有很長時間沒見了,互相問了問近況,岳文軒又問了問三個孩子的近期表現,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
下工之后,所有人都陸續回家。上午大喇叭的廣播傳遍四野,岳家人都聽到了,知道家里來了客人,不管會不會在岳文龍這邊吃飯,都要先過來和岳文軒打個招呼。
邵瑞康和青梅、青荷自然也聽到了大喇叭的喊話,一下工就和知青們打了聲招呼,一路小跑著往回趕。
雖然岳家村就是老家,老家的長輩們都對幾個人挺關心,但在村子里待了半年之后,幾個孩子都難免有些想家。
原本幾個孩子就和岳文軒很親近,離家半年之后,聽到的他的消息就更加想念了,恨不得馬上就見面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