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青云、岳青芝、岳承文都是挺乖巧聽話的孩子,自從看到這滿桌的豐盛菜肴,小肚子就忍不住咕咕地叫了起來。
直到岳文軒宣布可以開飯了,三個人這才小心翼翼地夾起桌上的菜肴,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岳鴻安和王語桐看著孩子們吃得如此開心,心中很是欣慰和滿足。他們很清楚,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此前在邊疆的研究基地生活,孩子們只能生活在一個很小的封閉的環境中,他們也曾經為了孩子的前途深深的憂慮過。對于夫妻二人來說,他們兩個無論吃多少苦都可以接受,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但他們除了研究員的身份,還是三個孩子的父母。他們可以吃苦,但孩子不能沒有未來。他們也曾經苦惱過,彷徨過,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幸虧這一切都過去了,他們又重新來到了大都市,讓孩子們有了更廣闊的天地,也有了更加光明的未來。
對于他們來說,這頓飯不僅僅是一頓簡單的午餐,更是孩子們對都市生活美好憧憬的開啟。
盡管和三個孩子接觸的時間不長,但岳文軒已經發現老四家的這三個孩子都有點偏于內向,尤其是生活常識方面,似乎有一些欠缺。
了解到這一點之后,岳文軒對三個孩子更加憐惜。孩子們從出生開始就被困在一個狹小的生活圈子里,出現這種狀況也是一種必然。
岳文軒不時的停下筷子,耐心的向孩子們介紹著桌上的菜肴和食材的來源。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開闊眼界,了解到更多關于這個世界的知識。
吃過午飯,一家人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說的很熱鬧。
大家都對岳鴻安這些年在研究基地的生活狀況很關心,問的最多的還是這方面的問題。
岳鴻安和妻子到底都是成年人,講述起這些年的經歷,大多還是報喜不報憂,盡量說一些有趣的事情讓大家開心。
三個孩子就沒有這種概念了,被點名提問的時候,總是會如實回答。通過孩子們的講述,眾人這才知道岳鴻安一家在這些年里到底吃了多少苦。
邊疆的風沙大,氣候寒冷,而且特別缺水,生活中處處都有不便的地方。對孩子們來說,最大的不便之處就是吃不好,基地里的大部分時間只供應一兩種蔬菜,長久的這么吃,都能把人給吃吐了。
聽三個孩子一個接一個的訴苦,岳鴻安和王語桐只能在旁邊苦笑。
岳承文拉著爺爺的手,滿是期盼的問道:“爺爺,今天這頓飯實在是太好吃了,以后還能吃到嗎?今天的每一道菜都是我從來都沒有吃到過的美味,就連蔥油餅都特別香,我也特別愛吃。要是以后天天都能這么吃,那就好了!”
“只要你來爺爺這邊吃飯,爺爺就能保證你一定會吃得很痛快。”
岳文軒的承諾里帶著巨大的誘惑,岳承文又轉回頭拉著爸爸的手說道:“爸爸,咱們一直住在爺爺這邊好不好?我喜歡爺爺,咱們能不能不走了?”
“我可以答應你多在爺爺這邊住幾天。但爸爸和媽媽不能一直在家里閑著,總得去上班工作,你們也得上學讀書。所以……咱們不可能一直在你爺爺這邊住。”
岳鴻安并沒有因為小兒子的哀求就哄騙他,還是選擇了實話實說。
看到小孫子那失望的眼神,岳文軒暗自嘆了口氣,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對兒子說道:“你跟我去書房里坐一會兒,我有幾句話要對你說。”
爺倆來到書房,岳文軒讓兒子坐在他的對面,他直接問道:“老四,這幾天不上班,你有沒有什么安排?”
“三個孩子都是第一次來首都,我打算領著他們到處轉一轉,比如看看故宮,爬爬長城什么的。”
“是應該帶著孩子們好好玩兩天。他們從出生之后就被圈在一個小小的基地里,現在終于有機會來到大都市生活,首先就要讓他們好好開闊一下眼界。
除了三個孩子,你也要多關心一下語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