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金答道:“二老爺的家底還真是不多了,應該也就是五六千大洋的樣子。
二太太的嫁妝本來就沒有大太太豐厚,再加上她不像大太太那么善于經營,這些年損失了不少。
這次二老爺要開大煙館,從二太太的手里拿了不少錢,先期投入了進去,也全部打了水漂。”
岳文軒早就猜到二伯父的經濟狀況可能不太好,此時才知道實際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很多。
像二伯父這樣的世家子弟,以前過慣了豪奢的生活,如果分家之后只能過精打細算的日子,恐怕很難接受。再加上他又沾染上了大煙癮,以后的日子注定好過不了。
對于二伯父這樣的人,岳文軒本來就沒什么好感,自然不會對他有什么同情之心。
等到分家之后,各家過各家的日子,聯系就沒那么多了,正好可以眼不見為凈。
對岳漢章接任家主有影響的人,只有岳文軒的大伯父和二伯父,只要這兩個人不出幺蛾子,也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
岳文軒平時和三伯父、四伯父見面的機會不多,對他們的了解自然也很少,但原身對這二人的印象還不錯,岳文軒也就順便問道:
“三伯父和四伯父的經濟情況怎么樣?等分家之后,他們兩家人的生活應該不成問題吧?”
想到三老爺和四老爺的現狀,黃有金的臉上露出笑容,說道:
“三老爺和四老爺那里,您還真不用擔心,說不定他們兩個早就盼著分家這一天了。
三老爺和四老爺雖然不像五老爺那么能干,但比起大老爺和二老爺來,應該還算有為。
他們兩個都是比較務實的人,這些年把三太太和四太太帶來的那些嫁妝,也算是經營的有聲有色。雖然都是一些不太起眼的產業,但每年的收益還不錯。
三老爺的家底折算下來差不多有四五千大洋的樣子,四老爺的家底更多一些,折算下來差不多有六七千大洋。
倒不是四老爺比三老爺能干,主要是四太太帶來的嫁妝比較多。”
對于這一點,岳文軒也是清楚的。
三伯父和四伯父都是家里的庶子,在婚事上自然不能和嫡子相比。結婚之時,三伯母的娘家是小官宦家庭,四伯母的娘家是富商,四伯母的嫁妝比三伯母要豐厚很多。
“三個伯父的情況,我都知道了,你再說說家里的整體情況吧。
在我的記憶里,幾年前的生活標準比現在要高很多,這些年越降越低,這其中的原因不外乎花銷太大而收入太低,就是不知道每年要虧空多少錢?”
如果不是岳文軒問起這個話題,黃有金還以為大少爺從來都沒有關心過這些生活上的瑣事。
他嘆了口氣,說道:“原來大少爺早就發現這個問題了,以前從來都沒有聽你問起過。
如果不算大老爺和二老爺做生意失敗的那些虧空,每年的虧空倒也不是很多,大約也就是三四千大洋的樣子。
但要是加上做生意失敗的那些虧空,總體虧空就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了。
聽我爸說,從來到吳州之后算起,大老爺做生意賠的錢大約有八萬大洋。二老爺賠的錢還算少一點,哪怕算上剛剛賠的這六千大洋也就五萬左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