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岳文軒外祖母的普通壽辰,這樣一份壽禮的價值已經很高。
難怪岳文軒的母親覺得往年準備的價值一千大洋的壽禮拿不出手,同岳文軒大舅的大手筆相比,差距確實有點大。
接下來是二舅率領一家人給老太太拜壽。
拜壽結束,他從仆從手中接過一幅長卷,緩緩展開,只見那是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松鶴延年圖》,畫工精細,意境深遠,令人嘆為觀止。
“母親,兒子知您喜好書畫,特尋得此幅《松鶴延年圖》,此畫系虛谷真跡,頗有幾分神韻,愿母親每日賞畫,心曠神怡,長命百歲。”他的話語中滿是對母親的深深祝福。
老太太輕輕點頭,目光在畫上流連,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這份禮物同樣深得她心。
《松鶴延年圖》為祝壽圖,畫中黃菊、仙鶴、蒼松皆為長壽延年的吉祥象征,整幅畫作給人一種福壽康寧的愉悅和滿足,這幅畫作為壽禮再合適不過了。
虛谷是清代著名畫家,海上四大家之一,有“晚清畫苑第一家”之譽。
圖中長松蒼勁,丹頂鶴單足兀立,坡地叢菊綻放,松、鶴、菊相配,寄寓著高潔、長壽的意涵。
畫面的布局洗練緊湊,中軸線安排松樹緊靠白鶴,主體集中突出,點綴叢菊,聚散有序。景物雖簡潔,卻營造出高曠明爽的氣象。
該圖上書創作時間為光緒丁亥年夏四月,以岳文軒的鑒定水平,不需要太過細致的鑒定,就知道這確實是虛谷的真跡。
以他的判斷,這幅畫在這個時期的價格應該在兩千大洋左右。
老太太轉頭看向自己的女兒譚炳貞,眼中滿是期待。
譚炳貞自然明白母親的心意,她扭頭看了丈夫一眼,岳漢章趕緊站起身來。
雖然譚炳貞是老太太的親女兒,但給老太太拜壽的時候,還是要由岳漢章出面。
岳漢章帶領全家人給老太太拜壽,各自說完祝福的話,
譚炳貞輕輕拍了拍手,只見金媽帶著兩個侍女,小心翼翼地抬著一個巨大的紅綢覆蓋的托盤走了進來。眾人紛紛側目,好奇地猜測著這神秘的壽禮究竟是什么。
金媽與侍女們合力將托盤置于桌上,輕輕掀開紅綢,頓時,滿室生輝,一件細膩潔白的和田玉觀音像映入眼簾。
白玉觀音像在陽光下更顯耀眼,仿佛匯聚了天地之精華,令人嘆為觀止。
“母親,漢章托了幾個朋友,終于尋得一塊上等的和田白玉,又委托琢玉大師雕琢成了一尊白玉觀音像。成品出來之后,又請到寒山寺供奉了一段時間,據大師說能辟邪保平安,女兒愿將它獻給母親,愿母親身體康健,歲歲平安。”
譚炳貞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母親的深情厚意。
老太太的眼眶微紅,她往前傾了傾身子,仔細端詳,觀音像的那份溫潤與光澤仿佛能溫暖人心。
她抬頭看向譚炳貞,眼中滿是感動與欣慰:“好孩子,你們有心了。”
岳文軒的二舅看到這一尊白玉觀音像很是驚訝,直接開口問道:“大姐,這一尊觀音像的用料太好了,沒有五六千大洋應該下不來吧?”
“如果直接買成品的話,六千大洋也未必能請到家。但這是漢章自己找的料子,然后又請大師雕琢而成,花費就沒有那么多了,總共用了五千大洋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