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聽說外孫和外孫女將要出國留學,老太太很震驚,出聲問道:
“你們兩個才多大?一個十八歲,一個十六歲,就算要出國,也應該過幾年再考慮。
這是什么時候決定的事情,以前怎么沒有聽你們說起過?”
岳文軒說道:“就是最近這幾天才定下來的事。您也不要太擔心,雖然我們兩個年齡還小,但出國的時候肯定也會帶上幾個人,有這些人照應著,不管是安全上還是生活上都不用擔心。”
對于大外孫要出國,老太太雖然有點舍不得,但從內心里還是支持的。但外孫女竟然也要跟著一起出去,老太太就不是很贊成了。
“男孩子志在四方,文軒想要出國長見識,那就走吧,我們這些老古董雖然舍不得,但也不能給你拖后腿。
你是咱們家第一個出國留學的孩子,這是咱們家的大事,這段時間我也讓你兩個舅舅準備一下,不管是盤纏還是日常用品都不能少了。”
說到這里,老太太看向大外孫女,斟酌著說道:“素芝竟然也要跟著一起出國,說句心里話,我個人并不是很贊成。
素芝已經十八歲了,馬上就是該議親的年齡,這一走最快不得三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等回來都多大了?
姑娘家的黃金年齡就這么幾年,等回來可就是老姑娘了,再想找一門合適的親事,恐怕會比較難。”
已經決定的事情,肯定無法改變,盡管譚炳貞很贊成母親的說法,此時也只能無奈的說道:
“素芝讀了這么多年的書,長大了,也有主見了,她決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我們也這么勸過她,可這個孩子就是不聽,非得鬧著要跟她弟弟一起走。
我這個當母親的,也只能盼著她平平安安的早點回來,至于將來的婚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一想到今后的幾年時間都看不到大外孫和大外孫女,老太太的眼眶不受控制的有些濕潤。
她接過相冊,一頁頁仔細翻看,每一張照片都讓她回憶起與孩子們共度的美好時光。
她抬頭看向岳素芝,眼中滿是不舍:“好孩子,你真是有心了。這份壽禮,比任何金銀珠寶都要珍貴。”
今天畢竟是老太太的壽辰,這些讓人心情沉重的小插曲說幾句也就夠了,不適合談論起來沒完。
岳文軒趕緊插話道:“外婆,您先不要忙著夸獎我姐,我的壽禮還沒拿出來呢,說不定您會更喜歡我的壽禮。”
“那就拿出來吧,這是你第一次單獨為外婆準備壽禮,外婆還挺期待的。”老太太滿眼含笑,心情已經恢復過來。
老太太不想難為下邊的孩子們,她的壽辰從來都不讓十六歲以下的孩子準備壽禮。岳文軒今年十六歲,剛好滿足這個條件,所以這是他第一次單獨為外婆準備壽禮。
岳文軒緩緩起身,一位仆從捧著一個錦盒走過來,小心翼翼的把錦盒交到了岳文軒的手中。
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錦盒吸引,紛紛投來好奇與期待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