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功夫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兼內壯之勁,為七十二藝硬功中最要之功夫,其練法極為繁難。
練習過程,共分十二大關,每關循序漸進,每練成三關,會有明顯進步。
只是練習過程極為艱難,需要忍受大痛苦,非大毅力之人難以有成。
第一關:練習運氣吐納,培養體內真氣運轉,若遭擊打可減少一半痛楚。
第二關:內勁及護身氣功漸漸形成,體內真氣亦漸深厚,能保護內臟不易受傷。練成頭兩關,普通擊打對練者有如搔癢一般。
第三關:以棍棒等武器擊打練者,打得越重,練成的速度越快,可令肌肉產生強大抵抗力毫不覺痛
練成前三關,已經算是初有小成。
直至煉成第六關,練成者已屬一流高手,任何尖錐鋒刃難傷,除非刺中練者的罩門、雙目或重要穴道,方能致死。
哪怕是少林寺中的眾位大師,能夠把這門功夫練到第六關的也是少之又少。把這門功夫練到第六關以上的高僧,此時更是一人都沒有。
而第十二關,現在只余傳說。
自這門功夫創出至今,據說只有少林的達摩祖師練到大成境界,成就了金剛不壞之身。
對于這一門傳說當中的第一防御硬功,岳文軒當然很感興趣。
“達摩金鐘十二關”的上限極高,但在少林眾高僧的眼中,仍然算是一門笨功夫,愿意下苦功去練的人并不多。
岳文軒同樣未必會去修煉,但拿來作為參考和研究,還是很有價值的。
“一拍兩散掌”名喚一拍兩散,所謂“兩散”,是指拍在石上,石屑四散;拍在人身,魂飛魄散。
這路掌法就只這么一招,只因掌力太過雄渾,臨敵時用不著使第二招,敵人便已斃命。
且這一掌以排山倒海般的內力為根基,要想變招換式,亦非人力之所能。
在《天龍八部》中,玄寂曾用此掌擊中蕭峰,書中記載:
他掌力未到,蕭峰已感胸口呼吸不暢,頃刻之間,玄寂的掌力如怒潮般洶涌而至,挨掌之后,蕭峰頓感全身乏力。
以此可見,一拍兩散掌的威力非同反響。
玄寂在使用一拍兩散掌的時候,先凝聚自己全身的功力,隨后在催發出自己體內所有的真氣,打出威力無窮、無雙無對的一掌,實在是無堅不摧。
不是蕭峰太弱,而是這“一拍兩散掌”的威力實在是強。
蕭峰后來以亢龍有悔進行回擊之后,碰上這“一拍兩散”竟然全身脫力不說,險些就栽了他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