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岳文軒的介紹之后,門衛焦大爺的眼里頓時露出一絲驚訝之色,伸手把岳文軒遞出的牡丹煙接到了手里,目光落到岳文軒的身上,再一次上上下的打量了一番。
“你要是不說,我還真認不出你來了。
應該有三四年時間沒見你了,你身上的變化可真大,長得真是越來越排場了,就是臉還有點黑。
不然的話,看你這一身打扮,不像是回城的知青,倒像是歸國的華僑。”
岳文軒笑了笑,重新拎起兩個行李箱,“焦大爺,我爸媽在家嗎?”
“還沒下班呢,你家沒人,你知道家門鑰匙在哪兒放著嗎?需不需要我告訴你?”
“是不是還在碗櫥里放著?”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父母還會不會把鑰匙放在碗櫥里,岳文軒還真不知道。
“沒錯,你家的鑰匙就是在碗櫥里放著。”焦大爺接下來又把放鑰匙的詳細細節介紹了一遍。
現在正是上班時間,大院里只有零星的幾個退休老人和沒有工作的閑雜人員,遇到熟悉的人,岳文軒也會笑著打聲招呼。
這一座大院是研究所的專屬大院,大院里有五棟紅磚筒子樓,岳家分到的房子在二號樓的三樓。
在走廊上自家的碗櫥里找到鑰匙之后,岳文軒打開熟悉的房門,邁步走了進去。
房子不算大,總共有三十平左右,分為里外兩間。里面的小間是岳文軒父母的臥室,外面一大間已經被隔斷隔成了一個小廳和兩間小臥室。
隔開的兩個小臥室,面積很小,每個房間里都擺放了一張高低床。在岳文軒下鄉之前,他和大哥住一間,兩個妹妹住一間。
一家人雖然住得非常緊湊,也算勉強能住開。
像這種老式筒子樓,各家各戶的住房格局都沒有設置廚房和衛生間。
外面的走廊除了讓人通行之外,同時也是公用廚房所在地。各家各戶在門口擺放一個蜂窩煤爐,再擺上一張高桌子充當案板,這就算是簡易廚房了。
有條件的還會擺上一個碗櫥,沒條件的話,那張高桌子既是案板也可以是碗廚,就是空間緊湊了一點,只能湊合著使用。
雖然已經離家四年,但家里的格局和家具擺設似乎并沒有什么變化,岳文軒四處看了看,幾乎還和四年前一樣。
岳文軒擔心家里有人,兩個行李箱都被他裝得滿滿當當,趁著家里沒人,正好還可以收拾一下,還能再從空間里多拿出點東西來。
把兩個行李箱里的東西都拿出來,重新歸置之后,岳文軒看時間還早,閑來無事,干脆開始準備起晚飯要用的食材。
把食材收拾好之后,岳文軒從空間里找出一本書來,開始慢慢翻看,用以打發時間。
最早回家的不是岳文軒的父母,而是岳文軒的小妹岳若云。
岳文軒的三妹比他小兩歲,是五九年出生,在她出生之后,正好遇到了最困難的幾年,岳媽媽的身體受了一些虧空。在三女兒出生之后,間隔了四年,岳媽媽才又有了小女兒。
也就是說,四妹岳若云比岳文軒足足小了六歲,現在還未滿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