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以后可得好好給他選一個合適的對象,條件差的,咱們可不能答應。”岳文軒開起玩笑來。
蘆媽媽確實是這么想的,“我倒是有這個心思,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好姑娘能夠看上我們家松林。”
雖然蘆媽媽知道自家各方面的條件太差,但在母親的心目當中,兒子永遠都是世上最好的,自然希望能給兒子挑到一個好媳婦。
“慢慢來,我相信我們維修部一定會越來越好,松林的工資也一定會越來越高。
另外還有糧食定量的事情,我也要和你們說一說。
我們紅星維修部的員工,街道辦給爭取到的糧食定量是每月三十三斤。等松林辦理好正式的入職手續之后,還得盡快轉一下糧食關系。”
聽了岳文軒的這番話,蘆媽媽雙眼放光,高興的說道:“竟然有三十三斤的定量,這可真是太好了!你們年輕人的飯量太大,每月二十七斤的定量,哪里吃得飽,如果每月還能多上六斤糧食,那應該就差不多了。”
岳文軒和蘆松林說好,明天在維修部見面,喝完一杯熱水也就離開了。
岳文軒打算招收的本街道的另外兩名知青,一位叫蔡有糧,另一位叫遲興茂。
這兩個人都是高中畢業,蔡有糧有家傳廚師手藝,據說水平很不錯。岳文軒打算在維修部成立自己的食堂,蔡有糧好歹也算是有特長的人,正好可以讓他發揮一下自己的專長。
街道辦的待業知青有很多,但有一技之長的人還真沒有幾個,蔡有糧和遲興茂也算是矬子里面拔將軍,總歸能有點用處。
遲興茂的特長是心靈手巧,據說什么東西一學就會,而且在此之前專門學過維修自行車,招進維修部之后,也算是馬上就能用的人才。
岳文軒和這二人見面之后,兩人聽說每月可以拿到十八元的學徒工資,當場就答應了下來。而且維修部的主要工作是維修手表、收音機以及家用電器,說出去也算是一份體面的工作,兩人當然就更滿意了。
除了本街道的三位知青之外,岳文軒還打算招收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他的發小陳小亮。
岳文軒的父母來到研究所之前,一直都是在一個大雜院里居住,陳小亮就是岳文軒少年時期最好的玩伴。
幾個月之前,陳小亮給岳文軒寫過一封信,告訴他自己已經回城。
陳小亮也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岳文軒覺得他未必能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找到工作,正好可以去看看他。
如果陳小亮已經有工作,岳文軒當然不會提及這件事,就當是去他家里拜訪了;如果陳小亮還沒有工作,正好可以幫他解決這個難題。
岳文軒知道陳小亮是一個閑不住的人,為了堵住他,特意趕在中午時間前去拜訪。
陳小亮家居住的大雜院是一個兩進的四合院,陳小亮家就住在前院的東廂房。
岳文軒已經有四年時間沒有走進這座四合院了,再次踏進這座有著他兒時記憶的大院,感覺還挺親切。
來到東廂房的門外,岳文軒在院子里就大聲喊道:“小亮,小亮在家嗎?”
“誰啊?”
隨著這一聲詢問,一個身材不高的小年輕從屋子里走了出來。
等他出來之后,看到院子里站著的那個人是岳文軒,頓時驚喜的快步上前。然后揚起手來,使勁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滿臉笑容的問道:
“軒哥,你什么時候回來的?是回來探親還是不走了?”陳小亮的年齡比岳文軒小幾個月,從小就喊他哥。
“就這兩天回來的,這不剛一回來就過來看你了。”
陳小亮拽住岳文軒的胳膊,就拉著他往屋里走,一邊走,一邊問道:“中午飯吃了嗎?沒吃的話就在我們家吃一口,讓我媽給你下一碗面條,再多擱幾滴香油,保管你香的走不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