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就是在閑暇時間試著寫一寫,本來就是隨便的事情,沒想到竟然真的被《人民文學》采納了,我也挺意外。”
蘆松林問道:“我記得好像看到過一篇報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說是要重新恢復稿酬制度,你在《人民文學》上面發表文章,現在有稿費了嗎?”
“剛好我問過肖編輯這個問題,他說下個月發表的文章都有稿酬可拿,我算是正好趕上了。”
“我聽你的意思好像不止發表了一篇散文和詩歌?發表這么多文章,應該能拿到不少錢吧?”岳若茵覺得能拿稿酬是一件超級厲害的事情,所以特別關注。
“肖編輯說給我定的是千字五元的稿酬標準,我一共發表了五篇散文和八首詩歌,作品雖然不少,但字數并不多,我估計應該也就能拿個百八十塊錢吧。”
聽到岳文軒把百八十塊錢說的這么隨意,陳小亮忍不住吐槽道:
“百八十塊錢還少嗎?你心可真大!
我小半年的工資也就能掙這么多錢,而且你拿的是稿費,多光榮啊,這可不是錢多錢少的事。”
岳若茵也跟著附和道:“小亮哥說的沒錯,我二哥太得瑟了!這么高興這么光榮的事,他卻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真是讓人又羨慕又嫉妒,現在連我都忍不住想要掐他一把。”
和岳文軒接觸了這么長時間,溫筱青知道自己的對象很有才,但萬萬沒想到他還能在《人民文學》上面發表文章,而且發表的還不只是一篇。
她還沒有聽說過哪個人能夠在《人民文學》上面一期發表五篇散文和八篇詩歌,這簡直就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人民文學》的審稿有多么嚴格,她雖然不清楚,但卻可以想象得出來。
就算那些文壇老前輩,想要在這本頂級文學期刊上,一次發表多篇文章,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岳文軒偏偏做到了。
看到同事們眼中掩飾不住的崇拜眼神,溫筱青也與有榮焉,同時在愛慕的情緒中也難免摻雜了一些崇拜。
對于大家來說,身邊的人能夠在文學刊物上發表作品,絕對是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尤其這個人還是大家的主心骨,這對所有人的震動自然更大一些。
一時之間,大家都沒有心思繼續工作和學習,都在討論這件事。
陳月梅雖然很內向,但也有一顆愛好文學的心,她心中有很多疑問,忍不住問道:
“文軒,你說你的稿酬標準是千字五元,一首詩歌的字數那么少,難道也是這么計算嗎?”
“詩歌并不按照字數計算,而是按照行數計算。每二十行可以算做一千字,如果不足二十行的話,也算作一千字。
我發表的八首詩歌,其中只有一首長詩超過了二十行,其他七首都不足二十行。
也就是說,我發表的這八首詩歌,其中有一首可以拿到十塊錢的稿酬,其他七首都只能拿五塊錢的稿酬。”岳文軒簡單的解釋道。
陳月梅恍然大悟道:“原來詩歌是這么計算稿酬,我總算是明白了。我說怎么很多詩歌兩三個字就另起一行,原來是為了多掙稿費。”
聽她這樣一說,其他人都覺得有道理,忍不住都跟著哈哈大笑。
晚上回到家里,等全家人都進了門,岳若茵就迫不及待的宣布了二哥即將在《人民文學》上面發表作品的好消息。
盡管岳文軒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但他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的表現和其他人沒什么兩樣,都是一副又是激動又是驚喜的樣子。
尤其是聽到女兒說國家馬上要恢復稿酬制度,兒子下個月就能拿到一筆將近一百塊錢的稿費,夫妻二人就更加高興了。
夫妻二人的工資都比較高,他們對于這筆稿酬并不是很看重,他們看重的是這件事能夠帶給兒子和全家人的榮譽。
在這個年代,榮譽比實際利益還要重要的多,尤其是能夠在雜志上發表文章這件事,各部門的基層領導就沒有不重視的,因為這代表著占領了宣傳陣地。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