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計”陳然有些無奈地捂著額頭,“你認識的華夏運動員是否就我和姚明兩個人呢”
美國記者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以美國佬的傲慢德性,其他華夏的運動員他們不認識,也不關心。
“我想說的是當你的知名度破圈以后,其實都是一個層次的,沒有誰更高一說。我和姚明的知名度,都已經算破圈了。”陳然如此說著,“這就好比邁克爾喬丹和泰戈伍茲,誰在美國更出名一樣,這并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
“所以你覺得你和姚明就是華夏的邁克爾喬丹和泰戈伍茲了”美國記者又反問了一遍,他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話題。
陳然緊接著說道“我并不這么認為,但如果你的讀者群體是面向美國國內觀眾的話,可以這么介紹。”
華夏的記者們也是爭先恐后的提問,其中來自新華社的記者問了一個頗有意思的問題“陳然,你的教練張德培先生在17歲獲得第一座大滿貫后,在之后的職業生涯里始終沒有奪得第二座大滿貫。”
“你是否也會擔心這個魔咒”
終于來了一個有點價值的問題。
“我當然擔心”陳然點了點頭,“我的職業生涯還很漫長,還有許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這一次法網,我為此耗費了所有的精力和心血,我需要好好休息一會兒。”
“第二個問題。”來自新華社的記者繼續問道,“你能否說下這個冠軍對于華夏體育的意義”
“意義”陳然頓了頓,然后緩緩而道,“這個問題有點深奧。我相信網球會變得更加普及,這是其一。其二的話,我想說的是體育的價值不僅僅是摘金奪銀,它和讀書一樣同樣可以育人,可以激勵到年輕人。”
其實他這個回答有點跑題了。對方讓陳然說冠軍的意義,而他卻強調體育的價值不僅僅是冠軍或者亞軍,而是育人。
但現場所有的華夏記者都將陳然的話語記載下來,雖然他的回答跑題了,但沒人否認他的回答非常精彩。
“說說你在溫布爾頓的目標吧”
“溫布爾頓我現在還沒考慮這個問題。不過我是有點壓力的”
“為什么”
“畢竟外界有一些刻板印象,我們華夏人在草地運動上的表現沒那么出色。”
外國記者不明所以,但華夏記者都一下子領悟了,然后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在結束新聞發布后的第二天一大早,陳然還得攜帶著冠軍獎杯前往巴黎最為知名的地標建筑埃菲爾鐵塔,拍照留念。
前去的不僅只有陳然,還有女單冠軍,比利時金花海寧。
好巧不巧,雖然海寧成名已久,但這次法網冠軍也是她職業生涯里第一次奪得大滿貫。
于是,兩人面帶微笑,手持冠軍獎杯,并排而立,站在埃菲爾鐵塔下,讓記者們不斷按著快門。
“嗨,陳。我看過你的決賽,表現得太完美了。”海寧主動和陳然攀談了起來。
這位比利時金花的顏值雖然比不上莎娃、伊萬諾維奇等人,但比起威廉姆斯姐妹這樣的,還是順眼不少。
陳然則十分幽默地回道“比賽精彩是因為雙方的實力非常接近,外界之所以說女網決賽不夠精彩,那可能是因為你的實力太強了,讓比賽失去了懸念。”
還能這么夸人嗎
海寧也被陳然給逗樂了。
“你是一個有趣的家伙。我期待未來去華夏參加比賽。”